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南京召开,中外大咖汇聚纵论油料产业

2018-07-17
摘要:

7月12日~13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商务部指导的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德国《油世界》主编托马斯·梅尔基认为从中长期看,全球对豆粕的依存度在不断加深;中粮油脂套期保值部副总经理栗燕川认为国内油脂市场供应充裕,需求预计从7月起将逐步恢复,整体供需偏宽松。嘉吉投资交易经理认为贸易战很可能完全改变国内油脂格局。

粮油市场报

7月12日~13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商务部指导的全球大宗粮油产业峰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代表出席。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程国强,德国《油世界》主编托马斯·梅尔基,加拿大油菜籽协会副会长柯瑞,以及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中外领导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程国强表示,中美贸易战的性质是美国重塑国际经济体系的开端之战,是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国家的战略遏制,是战略博弈,更是制度竞争,必须对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中美博弈竞争的复杂性、长期性与严重性,做好充分的思想、战略和行动准备。当前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防控美国推波助澜,将贸易冲突引向并演化为金融、能源等领域的经济安全风险。

程国强说,在中美贸易战中,即使中国从美国减少大豆进口,中国大豆还能找到替代进口来源,南美还有一定潜力;黑海地区有充足的耕地资源,大豆生产潜力巨大;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物流通道的改善等。

托马斯·梅尔基认为,受树龄、劳工匮乏、种植面积受限等因素影响,2017年和2018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强势复苏只是暂时现象,2019年起,棕榈油产量及供应量将逐步小幅递减。

托马斯·梅尔基说,畜牧业对油粕需求的巨大增长刺激全球油粕产量在近25年中增长至150%。从中长期看,全球对豆粕的依存度在不断加深;2018/2019产季豆粕可能迎来再次大幅增长,但地点不确定。如果中国为替代部分美国大豆开始从南美进口豆粕和豆油,下个产季全球出口增长量可能比目前预测的200万吨还要多。

加拿大油菜籽协会副会长柯瑞表示,超过90%的加拿大油菜籽产品以油、粕的形式出口到全球50多个市场。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行业最重要的客户之一,2017年中国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450万吨、菜籽油68.8万吨、油菜粕110万吨,出口到中国的油菜籽产品总值36亿加元。

柯瑞表示,加拿大油菜籽行业高度重视同中国市场的关系,承诺将为中国市场持续稳定提供高质量的加拿大油菜籽产品,并且有信心在2025年之前增产20%至2600万吨。

中粮油脂套期保值部副总经理栗燕川认为,尽管当前国内豆粕市场整体偏空未改,但在中美贸易战升温下,市场对远期原料供应担忧增加,远期基差成交好转。展望后市,7~8月份大豆到港量依旧庞大,近月国内大豆及豆粕库存高企,豆粕基本面整体依旧偏空。

栗燕川预判,国内油脂市场供应充裕,需求预计从7月起将逐步恢复,整体供需偏宽松。中长期看,在贸易争端短期无解的前提下,国内供需将逐步由宽松过渡到紧平衡,价格在供需改善及成本的支撑下有望走强。

来自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油脂交易经理陈梦慈说,全球油脂总供应量过去3年保持平稳增长,棕榈油复产带动全球主要油脂供应在2017年之后快速回升,全球菜籽、葵籽产量稳中有升,挤占豆油和棕榈油消费,阿根廷大豆减产暂时并未对豆油供应产生影响,全球油脂结转库存回升。

陈梦慈预判,国内豆粕需求增长放缓,养殖利润处于低位,下半年需求增长能否依然存疑;豆粕需求疲弱,影响压榨开工,豆油供应压力减缓出现,但是未来供过于求、增库存基调不会改变,如果出现贸易战很可能完全改变国内油脂格局。

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楼瑞恩博士在讲到美国及世界的玉米供需时说,2017年玉米产量较大,2018年库存将转向正常水平,尽管库存较低,但仍高于平均水平,因此价格仍然利好终端使用者。

楼瑞恩说,此前美国供应了世界玉米贸易量的80%,如今美国的供应占比不到40%,世界玉米贸易极大增长,美国出口稳定,巴西、阿根廷和乌克兰产量增加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孔平涛认为,对美大豆加征关税,四季度国内大豆供应存缺口,利用低蛋白日粮技术,大豆用量可减少567万~756万吨;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豆粕用量有15%~20%的下降空间。据测算,利用低蛋白日粮技术,在目前我国饲料蛋白添加水平的基础上,豆粕用量可以减少1500万吨,同时需要增加玉米消费600万吨等。

孔平涛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在修订有关标准,一体化企业快速发展,为低蛋白日粮应用打开空间。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