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涨价未必是坏事,整合发展或能突围

2012-09-11
摘要:

在花生连年收成不错的情况下,花生油却一再涨价,"归根到底,是在于花生种植面积的日渐减少。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不让花生重蹈大豆的覆辙,通过整合实现农户合作化生产或是一条可行之路。 [详细]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姜宁


  在花生连年收成不错的情况下,花生油却一再涨价,"归根到底,是在于花生种植面积的日渐减少。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不让花生重蹈大豆的覆辙,通过整合实现农户合作化生产或是一条可行之路。


  年初以来,花生油一再涨价,5升装“鲁花”花生油价格已从1月时的120元左右涨到最近的150元左右。在花生连年收成不错的情况下,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近日,笔者深入花生主产区山东省莱阳市进行深入调查,从一颗小花生揭开整个油脂行业的面纱,真实地触摸花生油厂家的生存现状。


  种花生越来越不赚钱


  9月4日上午,家住莱阳市姜檀村的孙大爷表示,今年天气还是比较好的,所以花生的收成不错。“其实这几年,花生的价格一直都很好,但由于种植成本加大,收入却不见增长,种花生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孙大爷的眼中写满了无奈。


  “现在种花生越来越不赚钱了。”莱阳花生主产区穴坊花生种植户刘先生介绍,种花生需要种子、化肥、机械、农药,还有人工,成本不小。虽然比种小麦收入高,但1亩收入也就1000多元,很多农户都开始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年轻人则会选择外出打工,“1亩花生1年才赚1000元,外出打工1个月往往就赚3000多元”。


  刘先生说,这几年虽然花生收成都不错,但种植户数量却在锐减,种植面积也在大面积下滑,正是种植面积的减少,逐步抬高了花生及花生油的身价。


  大油厂跑到东北收花生


  在烟台市区一些农贸市场看到,有一些花生油价格非常便宜,同样的一级压榨花生油价格比“鲁花”这些知名品牌的价格低出30元左右。为何同一等级不同品牌的花生油价格会相差如此之大呢?刘杰,莱阳市开发区大黑石埠人,一个花生经纪人,从事本行业10年时间,年销售50万公斤花生果。


  “你们不懂这里面的行情,当然也就不知道小品牌花生油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了。”刘杰介绍,每年的三四月份,花生经纪人向外放货,这时的花生价格是一路走高的,就拿今年来讲,花生在2月份的时候是3.2元一斤,到了5月份就涨到近5元一斤,这期间,大小榨油厂都是非常需要货源的。


  刘杰说,在这一段涨价时间内,大企业在当地是不出价的。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一时间里是不在本地收购花生,而去东北这些地方收购,因为东北的花生价格每斤要比山东地区便宜三四毛钱,但花生的水分也大。因为收购渠道窄,小榨油厂只能在这一时间里,收购价格相对较高的本地花生回去榨油。


  小榨油厂收购花生的价格高于大厂家,而成品花生油的价格却便宜许多,这其中的原因又在何处?刘杰透露,这很简单,小厂家很多都掺假,掺和了玉米油。


  花生油的成本价格应该是多少?平度市何家店村的花生收购商张宪伟介绍:“一般来讲,2斤半花生米榨1斤花生油,大厂小厂的出油量都差不了太多,现在1斤花生米的成本价在5元多,也就是说,1斤花生油的成本大概在13~14元之间。一桶5升的“鲁花”一级花生油花生成本在140元左右,外加人工费制造费用,还有日渐提高的运输成本及储藏成本,“鲁花”这类大厂的花生油成本是相当高的。


  花生油涨价未必是坏事


  在鲁证期货高级分析师郑福强看来,花生以及花生油行业的涨价未必是一件坏事。


  “就现在全国油脂压榨企业来看,花生油销量还排不上前三位,占主要地位的首先是豆油,第二是做糕点、方便面的棕榈油,只不过山东半岛地区偏好吃花生油,从总的市场需求来看,花生油虽然是高端的油脂,但只能排到三四位的样子。”郑福强说。


  从长期来看,守住花生油生产的自主性,也是为争得我国油脂类压榨生产的自主性。


  那现在的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又面临着一个怎样的环境呢?郑福强表示,现在传统的粮食类种植业,除了花生以外,其他粮食类产品最近几年的涨幅都不是很大,花生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民种植的收入,提高种植的积极性。


  而保留花生种植的自主性非常重要。“以现在油脂类的龙头产品豆油来讲,已经很少能见到中国自己种植的大豆了。”郑福强继续说,“包括几家大型的油脂压榨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外资合作的背景。”郑福强介绍,大概是2006年的时候,外国几家大的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哄抬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吸引国内的油脂压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套购大豆,而后再大幅抛售大豆,拉低价格,所以国内相当多的油脂压榨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这样一来,外国公司就趁机介入到了我国油脂压榨企业中来。


  从这一点来看,花生油涨价未必是坏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为自主生产提供保障。


  整合发展或能突围


  在莱阳市某乡镇,一位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的农户都是选择利润高的产品去种植,就现在来看,种水果和种菜的收入都要比种花生高很多。“我们也想保持粮食类作物的保有量,但是农民种什么,我们也只能引导而不能干涉。”在郑福强看来,大豆的现状值得深思。通过整合农户合作化生产才是具体解决花生、大豆问题的关键。“现在东北已经有了这样的合作社大农场,但是机械化程度还需要提高,只有提高生产才能真正地与国外大粮企相抗衡。”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