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母公司拿下澳糖,进军中国糖业

2010-07-05
摘要:

每日经济新闻7月6日:一个星期前,光明食品集团(以下简称光明集团)内部人士还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表示,拿下澳洲最大糖企,志在必得。一夜之间,局势就发生了彻底逆转。 昨日(7月5日)清晨,澳洲糖业巨头CSR公司... [详细]

光明错失澳糖企资产收购 丰益国际悄然充当程咬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颢


  光明食品集团对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CSR)旗下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的收购,原本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却在最后时刻突遭变故。


  7月5日,新加坡丰益国际发布公告称,其全资持有的丰益国际澳大利亚公司已经与CSR就收购其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部门Sucrogen达成协议,交易额为17.5亿澳元(约合14.7亿美元)。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消息!”7月5日上午,光明食品公关部经理徐永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以深感意外的口气回应道:“前面都谈得好好的啊!”


  负责此次并购的光明食品副总裁葛俊杰手机一直未能接通。不过他当天上午通过有关媒体表示,“看到公告感到非常突然”.由于措手不及,截至5日下午6时,光明食品对该事项的回应仍表示“在研究中”.


  意外失手


  在7月5日之前,光明还对收购Sucrogen志在必得。


  今年1月12日,来自澳大利亚方面的消息称,光明食品集团已在这一天向CSR提出了以最高15亿澳元(约合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糖和可再生能源业务。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食品行业对外最大的一次收购计划。


  而记者当时即从为此次洽购提供咨询业务的一家中介机构人士处获悉,由于澳大利亚蔗糖资源丰富,光明对澳大利亚糖业的考察早在一年多前已经开始,是时主要由还未被光明收购的云南英茂糖业操作。英茂在去年8月被光明食品收购之后,海外的考察工作仍旧继续,而CSR正是其中一家。


  但此后的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月27日,CSR拒绝了光明食品提出对其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的收购要约,并称将继续推进糖业事业的分拆计划。


  转机出现在2月初: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拒绝了CSR关于分拆其糖业部门的提议。这让光明一方颇为振奋。葛俊杰当时对记者坦言,这意味着未来运作空间更大。他还表示,双方的谈判沟通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之中,而自己也将在春节期间赴澳大利亚与CSR就收购一事进行谈判。


  葛俊杰甚至表示,对近15亿美元的收购金额,已经有多家银行愿意合作。


  而一周多之前,光明食品高层再赴澳大利亚,让外界对此次收购更增添了信心。


  据记者了解,6月20日,光明食品集团董事长王宗南亲自带队赶赴澳大利亚斡旋。在澳期间,光明团队对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以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进行了访问;参加了中澳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并聆听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携手推动中澳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的主旨演讲。此外,光明食品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还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三方将共同在新南威尔士州寻求乳业、糖业和酒业等方面的合作机会。


  更重要的是,光明食品代表团还同CSR的代表进行了洽谈并实地参观了榨糖厂、蔗田等。这系列行动,让外界认为光明已经为收购CSR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做好了各方面的铺垫。


  “当时已经签了一个意向性协议了。”光明食品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来自光明内部另外一些消息则称,光明食品原本计划在6月底或7月初时宣布这项收购。


  不过,丰益国际最终以价格上的优势获取了CSR的欢心。


  丰益潜伏


  7月5日下午,新加坡丰益国际提供给本报记者的公告称,其全资持有的丰益国际澳大利亚公司将以17.5亿澳元(约合14.7亿美元)收购与CSR糖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


  公告显示,丰益17.5亿澳元的收购金额中,包括13.47亿澳元的收购现金,另有4.03亿澳元的债务。


  事实上,尽管光明食品对最终结果表示意外,但据记者了解,最终完购的丰益国际,早已潜伏于Sucrogen并购案中。


  早在今年1月下旬CSR拒绝光明收购提议后,就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CSR无非是想进一步抬高价格。4月初,有消息称,光明已经同意把对Sucrogen的收购报价,提高到17.5亿澳元,比之前15亿澳元的报价提高了近17%.


  据记者了解,光明提高报价,正是因为一些国际企业表达了对Sucrogen的兴趣。记者未能证实光明食品是否已经了解丰益国际参与竞争。但从光明食品7月5日的“意外”反应来看,在整个收购案中,光明食品似乎并未认识到其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击败的结局。


  另外,虽然光明食品一度提高对Sucrogen的收购价格至17.5亿澳元,但据光明食品内部人士透露,光明食品最终并未执行上述高价,而是把最终收购计划价格下调至16.8亿澳元。至于光明为何在最后时刻调低报价,目前还不得而知。


  而丰益最终正是以17.5亿澳元实现了对Sucrogen的收购。


  CSR首席执行官萨特克里夫(Jeremy Sutcliffe)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丰益国际所开出的17.5亿澳元的报价非常有吸引力,其将会为CSR的股东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对中国企业应该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评价道,“我们曾提醒很多中国企业,在交易未达成前,应该保密。价格一旦公开,对手就会以高出一点的价格得手。” 据悉,该组织曾为光明的澳大利亚收购牵线搭桥。


  尽管最终未能如愿,但葛俊杰表示,这次收购Sucrogen失败,不会影响未来光明集团国际化战略,也不会影响光明未来在澳大利亚糖业、酒业、乳业的三大产业布局。


  丰益“糖策”


  对于丰益国际来说,糖业算得上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丰益国际是世界最大的粮食、食用油及农产品供应商、贸易商之一,旗下的益海嘉里在中国主要业务涉及了小包装食用油、特种油脂、油脂化工及餐饮油等领域。其标志产品“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已成为中国食用油行业的知名品牌。


  不过,记者查阅丰益国际2009年年报发现,糖业在丰益国际业务中所占比例极小,仅有两家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公司在进行糖的贸易和零售业务。


  但丰益国际主席郭孔丰身后的郭氏家族,则与糖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郭孔丰为郭氏企业集团掌门人郭鹤年之侄。郭鹤年的传奇财富生涯正开始于糖业,他曾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并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并赶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投资糖期货贸易。


  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集团控制了10%左右。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郭鹤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糖王”.


  糖业上的第一桶金,也正成就了郭鹤年此后马来西亚首富的地位。不过,去年年底,郭鹤年出售了其在大马的白糖业务,退出糖王宝座。


  此时丰益国际选择出手Sucrogen,用意何在?


  丰益国际在公告中称,在其主要的市场国家中,比如亚洲的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其食糖的消费量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且需求量巨大。因此,丰益国际希望运用此前在其他农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并利用自己在亚洲多国建立起的强大的市场网络渠道,建立起强大的糖类业务。


  这也正是当初光明收购CSR的目的。此前光明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第4大糖生产国和第3大糖消费国,食糖产量在12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糖约9公斤,是全球人均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人均糖消费是23公斤,亚洲则为16公斤。


  巴西糖商Copersucar SA曾表示,因需求增长,预计糖价今年将上涨30%.


  资料显示,Sucrogen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粗糖及精制糖的生产商,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粗糖出口商,且在丰益国际所在的亚洲市场具有领先地位。而丰益收购Sucrogen后,将取得澳大利亚45%粗糖生产能力和占国际交易约4%的糖厂。


  丰益国际还进一步称,由于地缘接近亚洲(糖的净进口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糖品的高质量,收购Sucrogen后可以在全球糖产品平均价格水平线上获得“远东溢价”.


  不过,上述交易尚需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等部门的审批,而收购资金将来自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


  ***郭鹤年为进军中国糖业“热身” 丰益国际48亿购澳洲CSR


  ●南洋商报 刘慧欣


  (新加坡/吉隆坡5日综合讯)于去年10月宣布不再当本地糖王的大马首富郭鹤年,在这时期间内实在积极部署其国际糖业版图,这一次他通过其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 Ltd)斥资17.5亿澳元(约47.95亿令吉 )收购澳洲CSR旗下的糖业务,往国际糖业迈进关键的一步。


  丰益国际成糖王新基地


  丰益国际今日宣布斥资17.5亿澳元(约47.95亿令吉)收购澳洲CSR旗下的糖业务,成为郭鹤年摘下大马糖王桂冠后,往国际糖业迈进的第一步,而丰益国际预料也将成为糖王开创海外业务的新基地。


  这也是郭鹤年在撤离大马糖业之后,展开的首个海外业务拓展活动,市场普遍揣测,他或正摩拳擦掌,为进军中国糖业进行“热身”.


  摩拳擦掌进军中国


  丰益国际同意斥资17.5亿澳元(47.95亿令吉)收购澳洲CSR 旗下的糖业务部门Sucrogen,而此前中国光明食品集团也提出收购该业务。


  丰益国际表示,本次报价包括13.5亿澳元(约36.63亿令吉)现金并承担4.03亿澳元(约10.93亿令吉)净债务。


  据知,总部在悉尼的CSR是世界第二大原糖出口商。


  报道指出,收购Sucrogen将使得丰益国际获取占澳洲原糖加工能力45%的工厂,并占国际贸易量的约4%.根据巴西公司Copersucar SA之前的预测,由于需求增加,糖价今年可能上涨30%.


  总部在新加坡的丰益国际总执行长郭孔丰在文告中指出:“Sucrogen与丰益国际现有高质量加工农产品的业务组合具有很好的战略配合。”


  目前,丰益国际是新加坡最大型的上市公司之一,由郭鹤年的侄儿郭孔丰掌控。 在丰益国际之前,光明食品之前也曾尝试买入澳洲CSR .


  澳洲金融评论报先前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称,光明食品在对Sucrogen进行评估之后。有意将原先的收购报价17.5亿澳元(约47亿令吉)下调至 16.5-17亿澳元(约44.76亿-46亿令吉)。


  彭博社尝试联络光明食品,但上海发言人还未能立即对此做出评论。


  CSR表示,出售糖业务之后该公司将专注于建筑产品业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出售不能完成,CSR可能寻求将该业务分拆。”


  去年10月 脱售大马糖业


  郭鹤年是在去年10月,突然宣布以12亿5000万令吉,脱售其大马糖业给予联邦土地发展控股旗下子公司--联邦全球创投控股,此举引起市场一片哗然,“糖王”出走大马一事,也曾让市场质疑大马留住“外资”的能力。


  除了把业务脱售给联邦全球创投控股外,郭氏当时也以超过2亿令吉的价位,脱售其持有20%股权的糖业相关公司,全面退出大马糖业。


  一些分析员指出,鉴于糖价受到政府的管制,因此,郭鹤年对该业务已失去兴趣,并且对媒体报道指郭氏从政府垄断该业务上受惠一事而感到厌倦。


  市场也有分析员认为,郭氏脱售业务的另一个动机,也可能反映他的意愿,即转移一些业务给年轻的一代。


  其实,脱售糖业并非郭鹤年“首次”撤离大马,郭鹤年自2005年脱售柔佛产业公司--彩虹(Pelangi)给予国民投资机构(PNB)以来,已进行四次脱售大马业务。除了糖业,另一项引人瞩目的交易,是发生在2006年;当时,丰益国际以27亿美元(86亿令吉)收购PPB棕油以及两家非上市公司,而PPB棕油是郭氏控制的PPB集团的子公司之一。


  拓展活动受看好 明年净利料提高5%


  市场分析员唱好丰益国际的拓展活动,认为以丰益国际的资产规模,即使收购数额庞大也无损资产负债表,而且有望将2011财年净利提高约5%.


  侨丰投资研究高度看好这项活动,并指出郭鹤年正以比预期更快的脚步,为糖业开启拓展活动。


  糖业或注入丰益国际


  “进军糖业是正面举动,这也为郭鹤年将糖业注入丰益国际,开启了一道大门。


  看起来,郭鹤年向继续统领国际糖业,并提高郭鹤年把糖业注入丰益国际的可能性。”


  印尼有20万公顷甘蔗园


  据知,郭鹤年在印尼也有大约20万公顷的甘蔗园。


  另外,即时收购澳洲CSR Ltd所需要的大批资金,但是分析员却不担心,这对现金丰厚的丰益国际,会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员解释,此次收购活动包括约36.63亿令吉现金,并承担约10.93亿令吉净债务,相等于17.3倍的本益比,及1.78倍的价格对有形净资产比率。


  “但是,这个数额却不是最终价格,丰益国际还需要承担Sucrogen从2010年4月开始借贷的贷款,这还不包括在47亿令吉的收购价中。”


  负债率高无损现金地位


  目前,丰益国际截至2010年3月的净负债共有49.73亿美元(约160亿令吉),这也意味为了收购这家澳洲公司后,丰益国际的净负债率将从43.7%,提高到56.7%,但丰益国际的总现金高达58.54亿美元(约188亿令吉),因此相信并不会影响丰益国际的资产负债表。


  侨丰投资研究说:“若Sucrogen维持2009财年的表现,我们预料收购活动将把丰益国际在2011年的净盈利,提高5%.”


  另一方面,IG Markets策略师本特波特在回复彭博社的电邮中指出,“一家著名投行给此次收购标的估价是15亿澳元(约48.3亿令吉),因此对股东来说是非常好的报价。”


  郭鹤年近年来脱售本地业务记录


  脱售彩虹5.09%股权


  在2005年5月,国民投资机构(PNB)宣布,建议以每股0.77令吉,强制性收购其未持有的50.7%彩虹(Pelangi)股权,总值达2亿8370万令吉。


  为配合该投资机构的计划,由郭鹤年控制的郭氏兄弟,较后脱售了彩虹3694万股或5.09%的股权。


  随着国民投资机构私有化彩虹计划完成,该公司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从大马交易所除牌。


  脱售PPB棕油


  丰益国际在2006年杪,以2.3股换取1股PPB油棕(PPB oil)的股票进行合并,或每股PPB棕油估值约9.046令吉,整个献购活动超过63亿令吉。


  在2007年第二季,丰益国际正式完成收购PPB棕油,并在2007年5月31日,从大马交易所除牌。


  脱售糖业


  在2009年10月30日,郭鹤年通过PPB集团,宣布以总值12亿2116万令吉现金,完全脱售马来亚糖厂的股权给联邦土地发展控股。


  与此同时,PPB集团也献议以2631万令吉的现金,脱售玻州联土局糖厂50%的股权,或相等于600万股,每股价格为1令吉。


  随着PPB集团上述的脱售活动完成,这也意味着郭氏的“糖王”宝座已拱手让人。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