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下,黑龙江豆农唯有等待?

2009-03-16
摘要:

[详细]

    3月16日消息,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全部停产停收大豆。受进口廉价大豆继续对国内大豆市场的打压影响,国内南方大部分油厂已经开始使用进口大豆生产大豆油,而东北油厂由于使用国产大豆造价成本太高,迫于成本压力无奈开始停产停收。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3月5日黑龙江东部大豆主产区大约还有50%的大豆没有售出。很多惜售大豆的农户跟笔者讲,大豆行情不好,我们农户只好继续等待。笔者不禁疑惑,产区豆农难道只能靠等待来解决大豆购销问题么?
    进口大豆低价冲击等待政策干预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超过350万吨,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达到100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78万吨,并且全年大豆进口量将超过08年达到3900万吨的新记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口量?主要原因是国内实行国产大豆收储政策,因为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900多元,比黑龙江大豆便宜近700元;与此同时,由于有600万吨的大豆流进国库也将会使得这部分大豆在短期内从市场蒸发,导致国内大豆需求将严重依靠进口大豆。从国内油厂的加工表现来看,由于进口大豆价格维持低价稳定,并且供应不断增加,使得南方一些油厂的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明显回升,而国产大豆不仅出油率低,价格还处于高位,一旦进行开工压榨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因此受压榨利润的影响,进口廉价大豆将逐步占领国内豆油市场,并且进口大豆开始逐步的像东北地区进军。
    豆农表示,如果我们的大豆价格与进口大豆一样便宜,这将会冲击豆农种豆的成本线,辛苦一年不就白种了么,所以我们期待国家能提高大豆进口关税,刺激更多油脂企业选购国产大豆,实现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公平竞争。所以我们只能等!
    国储收购未成大器等待调整标准
    2008年黑龙江纳入统计内的大豆产量为616万吨,国家的三批收购指标累计达到453万吨,占纳入统计内大豆产量的73.5%。即使算上未纳入统计内的产量,政策性收购量也达到产量的55%-60%,对市场价格能产生长期的支撑作用。的确在国储政策的支撑下,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格拉开很大的价差,但是市场需求方面遭遇尴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部分南方油厂放弃对东北大豆的采购。而国储库的大豆收购标准也成为困扰豆农销售的难题,由于国家对大豆水份和质量都有严格要求,很多豆农都没有优质大豆提供。黑河市长张宪军表示,现在省内大豆品质已经下降。现阶段,国储收购虽在继续,但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大豆已经不多,因此部分粮库大豆进库量严重偏少,甚至部分地区干脆停止了大豆收购。大豆市场唯一利好政策也陷入了无豆可收的落魄境地,更谈何帮助农户消化大豆和提高粮价呢。
    豆农认为,国家政策虽好,但是收购标准太高,豆农新产大豆又怎能达到那样的要求呢。所以,我们期望国家能有新的政策出台,结合市场上大豆实际质量来进行收购,真正帮助农户卖大豆。所以我们只能等!
    购销关系不够和谐等待市场回暖
    黑龙江省内大豆市场购销关系不和谐是基层市场购销低迷的主要体现。首先,从收购商的角度他们更多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希望赚取的差价越大越好,他们收购的价格越低,自然出手也越顺畅。因此很多收购商都表示,现在的价格有点高,收完后销售有风险,所以现在基本以观望为主。另外,部分收购商也说出自己的难处,豆农都不愿卖大豆使得他们也没办法继续收下去。其次,从豆农的角度来看增加粮食收入就是期待价格能涨起来,因此惜售心里比较明显。一豆农表示只靠国家收购是不够的,油厂也应大量收购才可以,现在油厂全停收了,粮库又要求高,大豆还能卖给谁啊。就在观望与惜售的共同作用下,省内大豆依旧是购销不顺畅。
    收购商表示,市场需求不回暖,大豆价格就难涨,作为收购商就很难高价收大豆;豆农表示,大豆价格不涨上去就只能继续等待了。
    笔者从省内部分地区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户都表示宁愿等下去也不卖大豆。由于春耕临近,部分没卖大豆的农户资金周转困难,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向银行申请了贷款。
    豆农是一个弱势群体,面对金融危机、进口大豆、国储政策等一系列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他们能左右哪个呢!这样一群勤奋的人也只能期待市场春意盎然、期待国家政策妙手回春。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