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为何不可或缺

2009-05-24
摘要: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商品和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期间不断曝出大型国企利用国际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折戟的新闻。“套期保值”是否不可或缺?对此,笔者试图突破“是与否”的层面,来更深入地作出回答。 竞争... [详细]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商品和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期间不断曝出大型国企利用国际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折戟的新闻。“套期保值”是否不可或缺?对此,笔者试图突破“是与否”的层面,来更深入地作出回答。


  竞争性企业的选择


  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套期保值能有效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有很多手段,为什么要选择套期保值呢?


  对于垄断性企业而言,它没有任何价格风险源,套期保值对其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竞争性企业来说,套期保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大豆市场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例子。


  当进口大豆到岸价处在3500元/吨的水平,某国内大豆压榨企业(下称A公司)与国外某贸易公司签订了购买大豆的现货合同,双方敲定的合同现货价格是某一固定价格,约定未来交收的价格就固定在3500元/吨(一口价)。


  此时,A公司面临三种选择。方案一:做卖出套保;方案二:什么也不做;方案三:做多。毫无疑问,方案三纯粹是投机行为,风险极大,不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初看起来,无论A公司做卖出套保(方案一),还是什么也不做的(方案二),结果都是随行就市,只是做方案一时价格涨了少赚,价格跌了锁住利润;选择方案二时价格涨了赚,价格跌了亏。


  其实,这里差距很大,方案一防范的是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风险,通过套期保值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健和安全。而方案二的风险是当价格大幅下跌时,亏损会非常大,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掉。


  套保形式可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方式,套期保值还可以进行适当创新,就是对终端产品以及通过国际市场点价方式进行保值。


  我们进一步分析A公司的风险点在哪里?首先,该公司从美国、巴西、阿根廷把大豆运到中国,需要30-45天的时间;其次,大豆原料库存、大豆加工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产品的库存和销售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在此期间,A公司要面临价格波动风险。


  但是,A公司是一个原料(大豆)买入企业,成本已经固定,因此这些风险最终集中反应在产品端,具体来说,其下游产品(豆油(资讯,行情)和豆粕(资讯,行情))面临价格下跌风险。此时,A公司应该对下游产品做套期保值,即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卖出豆油、豆粕期货,以避免豆油或者豆粕价格下跌造成经营的亏损,保证自己的收益。


  此外,A公司还可以利用大豆期货点价锁定原料成本。当国际市场CME的大豆价格在1000美分/蒲式耳(约3500元/吨)附近震荡,A公司与国外某贸易公司签订了购买大豆的现货合同,双方敲定的合同现货价格是未来某天的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加减一定的升贴水(这种贸易定价方式又被称为点价)。


  这种定价方式本身就是套期保值策略的一种。它可以规避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缩短定价与产品销售之间的时间差。


  化解短期流动性危机


  套期保值也是现金流量有限企业稳定经营的必选方式。当价格出现不利变动的时候,资金无限量供给的企业能够扛起全部的亏损;当价格出现有利变动的时候,它就会获得超额收益。


  但现实情况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现金流量管理的巨大难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从容应对每次价格风险。从这个角度看,套期保值像一个企业的“价格滤波器”一样,可以用来化解短期资金流动性危机,同时确保面临价格风险的企业稳定经营、长远发展。事实上,在竞争性产品市场中,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还要严峻得多。研究表明,2008年大豆价格的月内波动率最高的月度波动率接近20%,最低也在3%以上,豆油的月内波动率最高更是达到了34.1%。


  上述风险完全可通过其他途径规避。比如,在管理上挖潜,在产品上提高档次。以豆粕为例,其一方面作为压榨的初级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另一方面,尽管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效应可以让知名企业获取一定的定价权,但相对于豆油的价格波动幅度来讲,品牌食用油的溢价远远不足以覆盖豆油的价格风险。而对于这些不能覆盖的价格风险,只有积极、稳健、有策略的套期保值才能合理规避。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