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缓解,国内大豆利好数据虚高

2009-08-26
摘要:

近期国内期货市场对北方地区旱情展开了一轮炒作,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再次高涨。而8月下旬至9月上旬都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几乎每年市场都会在这个时间段上围绕天气大做文章,不少机构已经给出... [详细]

近期国内期货市场对北方地区旱情展开了一轮炒作,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再次高涨。而8月下旬至9月上旬都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几乎每年市场都会在这个时间段上围绕天气大做文章,不少机构已经给出了黑龙江主产区今年减产20%的预期,仿佛豆类品种后市将迎来重大利好,但实际的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国家防总的通知,上周北方地区的受旱灾面积为1.9亿亩,约合1260多万公顷。而仅仅过了一周,由于部分受灾地区出现降雨,旱情得到出奇迅速的缓解,本周初防总最新公布的受灾面积已减至890万公顷。且除了吉林、内蒙古等地区受灾情况比较严重以外,其余省份高温天气对作物影响有限,甚至有业内人士对今年大豆的产量表示乐观。


  记者从黑龙江省东部粮贸批发市场了解到,高温对黑龙江佳木斯等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即便是7~8月间,当地产区也不缺降雨,玉米可能会减产,但大豆生长状况良好,大幅减产没什么根据。而在西部的“两克一拜”地区,即克山、克东和拜泉三个大豆主产区,虽然旱情的确引起了一些减产预期,但总体生长良好。“我们这里之前是有过一些旱情,但是都过去了,最近气温又有些降低,地里大豆长势其实还不错,说减产多少还太早。”克东县主管农业的一位副县长告诉记者。


  而中国农业部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大豆产量为1550万吨,其中,黑龙江就占了569万吨,超过总量的30%;民间的数字更高,当地贸易商甚至认为应该在50%以上。那么在北方的这波旱情中,既然该主产区的天气没有对大豆生长构成太大威胁,且目前旱情已得到遏制,市场上流传的20%减产预期恐存在水分。


  天琪期货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对天气的关注其实更多的应集中在“外霜”而非“内旱”,即美国产区早霜致使美豆推迟播种可能超过国内旱情对大豆价格的影响。一方面,国内旱情好转出奇的快,实际受灾比例不明,另一方面,国内产量变化不是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国储600万吨大豆库存和后期的抛售政策还需要持续跟踪。国内受灾数据不明、预期也比较混乱,但美国的大豆生长数据却较为真实。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截至8月23日当周,美豆开花率为97%,与去年同期持平,略低于五年均值99%;结荚率为85%,低于去年同期的86%,亦低于五年均值92%。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