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交织,油脂料将延续震荡格局

2009-08-10
摘要:

7月下旬以来,欧美各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渐好,资金对美元的避险需求暂时下降,而市场再度忧心通胀预期,引发美元指数破位下行,商品市场大幅上涨,原油冲上70美元,美豆一举站上1000美分之上,国内油脂随外盘也... [详细]

7月下旬以来,欧美各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渐好,资金对美元的避险需求暂时下降,而市场再度忧心通胀预期,引发美元指数破位下行,商品市场大幅上涨,原油冲上70美元,美豆一举站上1000美分之上,国内油脂随外盘也走出一股反弹的行情。笔者认为,目前 “资金市”在缺乏油脂基本面有力配合下,反弹高度将受到制约,但是成本及流动性支撑,油脂后市料将延续宽幅震荡格局。


  港口库存高企,进口连创天量,供应压力较大。


  商务部7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为482.02万吨,8月到港预计为189.4万吨;中国7月进口豆油到港量预计为33.26万吨,8月预计到港量为12.2万吨;7月进口油菜籽到港量预计为21.72万吨,8月预计为11.5万吨;7月进口棕榈油到港量预计为56.85万吨,8月预计到港量为16.81万吨;7月进口菜籽油预计当量为5.38万吨,8月预计到港0.5万吨。从历史的数据来看,过去4年里大豆的6-7月份的进口均值基本都在300万吨以下,482万吨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的大豆进口总量也已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内机构监测,截至8月6日,国内港口大豆库存达430万吨,同时油菜籽进口力度也较往年有大幅的提升。在纯油脂进口中,豆油前5个月进口很少,但是6月和7月进口数量较大,总进口水平即将赶上07年同期水平,另外,棕榈油和菜油今年进口一直保持较高的进口量,从我们追踪的数据来看,目前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始终保持在40万吨以上,加之其它溶点的棕油,港口库存维持在50万吨以上,同为历史高位。从三大油脂(豆油、棕榈油和菜油)的总进口量来讲,我国今年的油脂进口已远超过08年同期水平为历史新高。


  国储抛豆,长期压制。


  8月5日,中储粮50万吨大豆第三进行次拍卖,实际成交0.49万吨,成交率仅0.98%,成交均价3752元/吨。三次拍卖的综合结果,除极少量的成交,大都流拍。2009年国储以3700元/吨的成本收储完成后,顺价销售的原则给市场带上一个紧箍咒,即国产豆现货价格如果高于3800元以上的话,就面临抛储压力。时至今日,顺价抛储希望似乎渺茫。从国家保护农民利益角度来看,新年度继续进行收储的可能性较大,而到9月以后,新豆上市压力凸显,给新作腾出库容显得非常紧迫。面对尴尬的境况,市场预计国家可能通过降价或者补贴加工企业销售临储大豆腾出库容。政策的导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无论政策为何,只要国储抛售都将对市场形成压制。


  内外倒挂,成本支撑。


  根据中华油脂价格中心监测,目前,国内一级豆油出厂均价6950元/吨,港口24度棕榈油均价5800元/吨,国内四级菜油出场均价7750元/吨。目前南美大8、9月船大豆到港完税价格约4300元/吨,折油成本在8000元/吨以上;同时按照目前马商对华出口报价,8、9月份船期的24度棕榈油价格720-730美元/吨,折算到港完税成本为6300-6400元/吨,远高于大商所的豆油和棕榈油主力合约期价,也明显高于国内豆油和港口棕榈油的现货议价。因此,在成本上支撑国内油脂价格下滑空间。


  资金流动充裕。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中国政府也不断的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包括直接投资、增加信贷等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希望通过政府投资拉动民间资本投资。6月份我国新增贷款攀升至1.53亿,上半年信贷投放量达到7万亿人民币。同时广义货币量(M2)也达到56.89万亿,创1999年来的新高。其中一部分回归银行,一部分流向实体投资,还有一定比例的流动性流向了国内股市、期市和房市,推高物价。8月7日发改委、财政部和央行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构建宏观政策的取向不会改变。在此基调下,市场流动性仍会保持充裕,有利于推动商品市场价格上行。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油脂油料天量进口,库存高企以及国储抛售和美豆生长优良率数据较好,利空压力仍然存在。但是内外价格倒挂支撑将限制油脂的下行底部,良好的流动性使得投机资金亲睐油脂,在基本面没有改观的情况下会加剧油脂市场的波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油脂市场后市可能会延续宽幅震荡格局。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