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油07年对外依存度为59%

2008-10-05
摘要:

今年9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食用油在2007年对外依存度为59%,创下新高;另外,6.2%的外资企业控制着全国超过四成的产量。 外资大举进入粮油领域吸引了产学研领域的专家不断向管理层递交报... [详细]

   今年9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食用油在2007年对外依存度为59%,创下新高;另外,6.2%的外资企业控制着全国超过四成的产量。

  外资大举进入粮油领域吸引了产学研领域的专家不断向管理层递交报告,成了不能不正视的问题。

   78元、88元、110元……家住海珠区沙园街的李瑞阿姨像很多本地家庭主妇一样保持记账的习惯,她转过身去拉开抽屉,向记者揭开了那本记录了包括5升花生油价格变动情况的账本。

  上半年,油价着实让她皱紧了眉头。“家里一般吃花生油,超市牌子也很多,但搞不懂价格走势。”

  李阿姨不知道,眼里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品牌不少是“一个娘养的孩子”,操纵在外资手里。

  表象:食用油价格不断攀升

  商务部统计的广东省桶装食用油零售价格走势印证了一般市民的直观感受。在今年1月4日,每升零售价还只是13.93元,2月15日14.14元,3月14日15.09元……到5月16日触及16.09元,8月15日达到新高的16.27元,只是在9月12日稍微回落到15.67元的水平。

  本地的销情轻易勾勒出一个在全国各地市场都简单存在的事实:食用油价格在暴涨。与此同时,中国的食用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给率不断下跌,学者纷纷祭出“食用油安全”的大旗。

  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早在2006年末,他就关注到世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之下,国际资本对保护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他提出,应该调整外商投资目录,限制和收紧外资进入农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投资。

  他的有关内参文章进入了管理层视野,获得中央领导的签批,要求国家粮食主管部门部署相关调研。“这是个预见文章,后来国家粮食局发文,把国内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的改制叫停了,以限制外资进入粮食领域。”曹建海说。

    背后:外资步步紧逼节节完胜

  2007年,中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为59%,创下新高,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数目虽然仅仅占全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的6.2%,却占据了中国45.6%的产量,产值和利润分别占到46.8%和56.3%。在十大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的有3家,分别是“益海”、“嘉里”、“中粮”,前2家企业就有外资背景,且同属一个集团,即马来西亚丰益国际,“嘉里”生产金龙鱼、胡姬花、花旗食用油等品牌,“益海”参股生产鲁花等品牌。

  最早的食用油加工企业都是内资企业,集中在豆类、花生和菜籽油加工,并且都是乡镇企业起家,多数地处偏远。“这些乡镇企业起家后不少投靠外资去了。”曹建海说,国内企业设备陈旧,销售能力不足,信贷跟不上,再加上外资企业在税收上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在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外资节节完胜。

    信号:外资投资油脂政策收紧

  在广东本地食用油每升零售价一举突破16元的6月,北京方面传来了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上书国务院的消息,白美清提出,要提高油脂自给率,保障中国食用油安全。
  “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油脂自给率提高到50%左右,即比目前提高近8~9个百分点,净增250万吨油脂。”白美清建议,对外商今后投资新建、改扩建食油加工项目和并购内资食油企业,国家应在世贸组织框架内,从市场准入等产业政策上有所节制。

  不久,中国发出了收紧外资投资油脂政策的信号,国家发改委率先将焦点锁定在大豆,这是国内去年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白美清说,200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3082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大豆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78%,进口成本的上升给国内市场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9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表示要改变内资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的局面,单个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大豆油脂实际大豆年加工量达到全国总量15%以上,原则上不再准予其新建和扩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

  隐忧:外资形成原料买方垄断

  “外资看重的是中国的需求市场,食用油的利润也比较高。”曹建海认为,外资企业之间虽然不是一张皮,但如果企业数目比较少,市场集中后很容易形成默契,中国最终会丧失食用油的定价权,遭遇外资的价格操控,甚至在油脂原料市场中构成买方垄断。“中国是由农民供应油料的,如果买方形成垄断压价,农民就赚不了钱,这肯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曹建海表示,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农业都是被严格保护的,油脂也是一个农业概念,不会轻易放任外资垄断,而且国外不少国家都对农业进行大幅补贴。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