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刺激中国从东盟进口生物柴油

2013-10-21
摘要:

据行业人士称,中国生物柴油进口量正在激增,抢走了本地柴油的生意,原因在于中国政府为鼓励使用掺混燃料,出台了税收以及贸易商的鼓励政策,贸易公司趁机大量进口。 行业人士指出,随着进口生物柴油抢占越来越多... [详细]

据行业人士称,中国生物柴油进口量正在激增,抢走了本地柴油的生意,原因在于中国政府为鼓励使用掺混燃料,出台了税收以及贸易商的鼓励政策,贸易公司趁机大量进口。


  行业人士指出,随着进口生物柴油抢占越来越多的本地市场,可能导致国有精炼企业的市场份额受损,迫使国有企业扩大本国柴油的出口。


  在政府批准了第四季度庞大的出口配额之后,中国主要的国有精炼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预期柴油出口将会提高。


  至少有一家国有精炼企业向本地政府提出不满,称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里所含生物燃料成分要低于中国海关法规规定的比例。


  一位直接参与进口生物柴油的贸易商表示,这种做法在中国规模很大,但是做的很秘密。


  另一位贸易商表示,进口柴油要符合严苛的规定,只有政府批准并获得进口许可的企业才能进口。但是监管生物柴油进口的规定相对宽松,私人企业也可以进口生物柴油。


  根据中国和东盟签署的协议,如果从东盟成员国进口生物柴油,还可以免除进口税。


  中国海关法规的2012年版显示,如果生物柴油里含有的生物燃料比例不足30%,将归类为“石油”,而含有30%以上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则被归为“各类化学制品”。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贸易公司为了逃避管制以及偷逃关税,把只掺混了2%到5%棕榈油的燃料也申报为含有30%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这么做可以免交每吨940元(150美元)的柴油消费税。


  消息人士透露,今年1至6月份,这种偷工减料的所谓生物燃料的进口量就达到50万吨。6月份之后的进口量更是至少翻倍,每月平均高达20到30万吨,其中每月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12到18万吨,剩下的从泰国进口。


  中国政府没有提供生物柴油进口的明细数据。


  柴油占到亚洲燃油消费的大约三成份额。在中国,主要用于农业、工业、船运以及运输行业,但是随着精炼产能提高,加上经济增长放慢,导致中国在2012年成为柴油的净出口国,这也导致整个地区的加工利润出现下滑。


  小型精炼厂以及独立的燃油经销商在2010年底开始进口“动力煤油“,这种混合物无须缴纳消费税,而且很容易变成柴油。这种违规做法导致两家贸易商受到罚款惩处。


  在东南亚国家,含有少量棕榈油的生物柴油通常是在储藏终端进行掺混,然后销售给中间商,最终卖给中国的企业。这些偷工减料的所谓生物柴油通过中小型船只运往中国,作为常规柴油卖给包括工厂在内的消费者。进口商通过税收优惠牟利。


  一位新加坡的生物柴油贸易商表示,这些船货通常要转多次手,所以参与的企业众多,其中一些贸易公司通常并不参与生物柴油或者燃油的贸易。


  据第三位参与对华出口的贸易消息人士称,我们实际上根本不管这些船货在中国如何处理,我们之所以装运,是因为市场有需求。


  供应商通常不会把这种生物柴油卖给零售柴油消费者,因为担心这种产品会损害汽车引擎。


  中国精炼厂的一位消息人士称,冬季期间进口可能降低,因为这种掺混产品不适合在寒冷天气使用。


  北京的一位石油产品贸易商称,和所谓动力煤油一样,生物柴油只是特定时期的产品,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产品,最终会从市场上销声匿迹。


  注:1美元等于6.1211元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