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告主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同质化必然使企业走入微利时代,而微利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死亡。但是,会定位的企业就会独辟蹊径,从而走出一条捷然不同的道路,即用1%的不同,赢取100%的市场!
近日,中粮联手西王的消息公布之后,有评论认为这是要在国内食用油行业上演“三国演义”,中粮与西王联手对抗强大的金龙鱼,看上去剑拔弩张的斗争即将展开。不过,人家中粮与西王是要在玉米油领域展开重点合作,主打调和油的金龙鱼在玉米油领域的产量和份额显然不敌前面二者,定位不同如何同场操戈?况且打着“非转基因”旗号的恒大新兵报到,食用油市场是否真是“三足鼎立”有待定论。
食用油品牌们费尽心思抓眼球,占市场的动作不少见,请明星代言、夸大健康养生概念、强调品类定位等营销举措更是如大字报般铺天盖地。其中,金龙鱼的“1:1:1调和油”广告更是无缝不钻,经久不衰的定位策略也引发了竞品的攻击。今年七月底,西王新形象代言人赵薇“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的广告直戳痛点,“中枪”的金龙鱼对此广告迅速反弹,“你做你的玉米油,箭头指向调和油与非转基因油意欲何为?”此次争议不仅引起众多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资本市场上也引发投资者热烈讨论。不少投资者抱有期待,希望西王食品能够在快速增长的食用油市场上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西王已经拉动了国内60%以上的玉米油产量。
国内的食用油品牌在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是从定位开始的。
从金龙鱼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把自己摆在食用油行业的老大的地位上,在率先强调自己调和油的独特定位后迅速扩张。作为中国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它也引发了第一次食用油革命,因此深入人心。
后来鲁花掀起了第二次食用油革命——“5S压榨花生油”,将自己定位在高档花生油的地位上,迅速成为花生油行业的领头羊,使人们在想到花生油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鲁花,因而成为品类的代表。
其他品牌如金浩茶油、多力葵花籽油,再到后来的西王玉米油和现在的恒大非转基因食用油都将定位打磨成营销矛头,第一时间搞定了分类领域的市场份额。品牌们似乎都认为贴上一个定位标签就一定有市场,其他的日后再议。可见,清晰而独特的定位对食用油品牌来说就是“星火燎原”的理由。
今年八月底,恒大宣布进军粮油产业引起的轰动足以惊人。10年来,好像除了袁隆平先生的科技攻关项目能获得一片好评外,还没见过哪家粮油企业发布新产品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顺着前辈们走过的路,恒大提出了“非转基因”战略,毋庸置疑,这个定位的提出是做好了市场调研工作的。
近年来,国内民众一直“迷信”于非转基因食品,对于“转”或“非转”的争论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非转”产品的口碑目前处于上升态势。恒大“对症下药”的定位花费的脑筋应该比其他品牌更少,而获利却不菲。9月1日举行的恒大粮油集团全国订货会,创下全球最大规模。据悉,此次订货会订货金额高达119亿元。开创订货会订单金额最高、影响最大、品牌最强的行业纪录。
不过,有业内人士为恒大算了一笔账:全国有机土地最最乐观估计140万公顷,约2100万亩,全部用来种有机大豆,平均亩产180公斤,约378万吨豆,出油率按30%算,在全国所有有机农作物均停产的情况下,年均产油约113.4万吨。根据目前大豆油的出厂价6000—7000元/吨的价格,换算下来,这119亿元是否有水分还真不好说。联想到恒大冰泉“一处水源供全球”牛哄哄响彻整个宇宙的广告语,恒大这是要将“夸张”的广告手法运用到订货业绩的事实陈述上来的节奏吗?这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气质啊。
再来说说“非转基因”的定位,这是在原有的市场上新增的品牌定位,也许恒大也知道没有独特定位就没有发言权。
多年以来,关于转基因对身体有害的质疑声从未停息过,但是国家也从未叫停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与非转基因谁利谁害并无定论。在食用油行业,调和油长期称霸市场,玉米油是食用油市场一股新的力量,非转基因也能抓住消费者眼球。不管什么油,品类定位已经超出了原材料的意义范畴,在营销战场上摇身一变成为尖刀利刃。对于食用油行业来说,无论“转”与“非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才是市场营销的基本法则。
其实,就算是在调和油市场,长期以来也没有一个标准,因此一直有着“乱调”的臭名。正因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一些厂商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或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由此看出,产品似乎又成为了营销的傀儡,浮于表面的名词发挥着过分的作用。
不久前,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问卷星进行了关于食用油的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6.79%的受访者看重食用油的“品牌知名度”,19.87%注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12.83%的消费者关注食用油“原料”是否为转基因。可见,尽管食用油原料是否为转基因、营养价值几何等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焦点,但在实际消费行为当中,食用油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最大。
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对市面上现有的“大牌”食用油的了解度、认可度较高,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占比:
金龙鱼74.36%、鲁花34.62%、福临门17.95%、胡姬花10.26%、多力5.77%、其他5.13%,另有12.82%的受访者坦言更关注食用油种类、口味,因而并不看重品牌。
调查结果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反映。金龙鱼仍然坐稳头把交椅,是因其大规模的品牌广告投放,并率先定位了食用油的品类,霸占了早期的人口红利,后来者鲁花以营养价值取胜并得到良好口碑,而中粮旗下品牌福临门一直没有明显的优劣势和不太清晰的定位而排名居中。此次中粮与西王联手打造玉米油王国,显示出其不甘人后的劲头。而新贵恒大则欲独享消费者对“非转基因”的支持率,并想依靠已有的品牌知名度迅速上位。
食用油市场已经不只是“三国之战”了,不管是新人还是旧人,品牌主们依靠资金、融合、定位总能分得一杯羹。
在大竞争时代,品牌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区隔,要么灭亡。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同质化必然使企业走入微利时代,而微利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死亡。但是,会定位的企业就会独辟蹊径,从而走出一条捷然不同的道路,即用1%的不同,赢取100%的市场!食用油市场就是最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