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自给率仅32.2%,油脂多元化扭转依赖进口局面

2017-08-24
摘要:

  华夏时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食者国之宝也。这个道理众说周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却 [详细]

  华夏时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食者国之宝也”。这个道理众说周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却越来越低了。
 
  有统计表明,国内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耗量从2008年的20.7kg上升到2016年的24kg,每年都呈增长态势。与食用植物油需求上升趋势相反的是,中国油料油脂的总产量却不断减少,自给率越来越低。
 
  记者获悉, 2015/2016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总量为3426.5万吨,利用国产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和葵花籽等4种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的榨油量为1105.5万吨,国产食用油自给率仅占32.2%,这就意味着我国67.8%的食用油需要依赖进口。
 
  在山东鲁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东伟看来,这种情况明显威胁到国家食用油的供给安全,与“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现较大偏差。
 
  业内建议,为了缓解油脂短缺、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必须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油脂发展战略。
 
  据了解,早在2016年4月份,农业部就曾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油料的品种结构调整重点,两油为主、多油并举,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
 
  根据这种新的食用油发展构想,花生作为具有中国传统优势及第二大油料作物,以其亩产量高、出油率高、极耐干旱、不与粮食争田等优势,成为解决中国食用油短缺的生力军。
 
  据孙东伟介绍,我国适宜种植花生的地域广阔,黄淮流域、中原、新疆、两广、两湖、辽宁、福建等地都有种植花生的传统,而且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花生含油率高达50%左右,为大豆的2.5倍,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4倍,经济价值是大豆的7倍左右。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禹山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花生相对其它油料作物具有生产规模大、种植效益高、油脂品质好、国际竞争力强的特点,而且,目前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大豆、菜籽、葵花、芝麻等已经失去优势,大都依靠进口,唯独花生一枝独秀。
 
  今年年初,中央发布2017年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明确提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其中,调优产品结构,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以及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等,都被视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业内看来,发展花生产业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减少对转基因油料油脂进口的依赖,而且还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保障国家粮油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