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首度公开:一滴油背后的大国宏图

2018-02-13
摘要:

金龙鱼稻米油在日本的“一炮走红”,掀开的是益海嘉里整个水稻产业链的冰山一角,也是中国粮食深加工产业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于世界粮油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所有相关方共同进步、和谐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群恰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综合实力。

2018年的春天刚刚开始,张波接二连三接到了好消息。日本东京、冲绳等地的零售商给他们发来订单,希望进口更多的金龙鱼稻米油;一些日本大型食品商社也发来询函,要求订购更大包装的稻米油——这是1月8日金龙鱼稻米油在日本正式上市之后引发的后续反响。张波兴冲冲的把消息告诉了油厂负责生产的同事,对于大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一条游出东海的鱼

张波是金龙鱼稻米油品牌负责人。2018年1月8日,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的东京,正是新年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繁华的涩谷街头人来人往,忽然间,楼丛中七块LED大屏同时出现了同一个画面:纯红色的背景上闪动几个大字:金龙鱼稻米油日本上市。

顿时,来来往往的人潮被这片耀眼的中国红吸引,纷纷驻足举目。面对此情此景,站在涩谷街头的张波则是心潮起伏情不自禁。这一刻,对他和他的伙伴们来说太值得骄傲也太来之不易了。

金龙鱼稻米油日本东京涩谷点亮“中国红”

因为这里是日本,是稻米油的故乡,有着100多年稻米油生产史。

早在20世纪初的大正年间,加藤平太郎创建了加藤精米所,日本第一代稻米油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因发现维生素B1而闻名的日本科学家铃木梅太郎认为日本人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从而开始从米糠中提取油的研究。此后,加藤平太郎与铃木梅太郎因稻米油走到了一起,开启了日本稻米油由药用到食用的转变。

直至今日,日本很多学校和生产健康食品的企业将稻米油作为指定用油,甚至连化妆品也开始从稻谷中提炼营养成分,而作为水稻生产第一大国的中国,很多人还不知道稻米油是什么。

中国稻米油真正发展始于2007年。当时,中国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作为中国食品行业龙头之一的益海嘉里开始进军水稻产业,而稻米油的研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漫长的十年之后,2016年第三届国际稻米油大会在日本举办,中国终于向世界拿出自己生产的第一瓶高品质稻米油,并一举摘得 “国际稻米油品质大奖”——金龙鱼终于以十年苦心改写了世界稻米油的历史,此事引发日本舆论界一片哗然。

“日本企业创造了稻米油,但中国企业在创新稻米油。这不禁让人追问,源于日本的稻米油,为何在中国发展的更好”。日本媒体如此追问。

金龙鱼斩获国际品质大奖,让稻米油尚未被国内消费者熟知却意外地打开了海外市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有经销商找上门来,希望进口这一优质油品。但日本毕竟是一个对饮食安全要求极度苛刻的国家,国民对食品有着根深蒂固的“国产信仰”。代理商对金龙鱼提供的样品进行了反复检测,从营养成分、烟点、稳定性、容器溶解测试,前前后后检验了三四个月,金龙鱼的稻米油终于毫无疑义达标过关。

“这可能是中国海关第一次出口小包装稻米油”,张波说,“大家很兴奋,却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光是办理通关手续都折腾了两个多月,出口的稻米油要经过上海和东京港海关商检部门的重重审查,而日本海关对进口食品的审查和检验,比对本国产食品有更严格的要求。”

2017年12月,这条金光闪闪的“鱼”终于跨过东海,惊艳亮相东京街头。

是什么让日本人感到震撼

中国稻米油的到来,引起了日本业界的高度关注。金龙鱼稻米油的日本代理商郑重地准备了上市仪式。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发布会当天,日本几十家知名零售商悉数到场,包括全家FamilyMart、罗森(LAWSON)、7-Eleven、永旺,以及丸红食品、三菱食品、三井食品、伊藤忠食品、兼松等大型商社,甚至一些同行和对手都同时出现在发布会上。

在日本经营多年,也经历过不少场面,但一个品牌可以吸引到这么多零售商和客户同时到场的,也是极少见的。日本代理商对金龙鱼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由衷感叹!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产品上架当天,在超市排队购买金龙鱼稻米油的日本民众络绎不绝。

在东京某超市排队购买金龙鱼稻米油的日本民众络绎不绝

当天,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以:“金龙鱼日本上市,或打破日本国产稻米油格局”为题做了详尽报道,50多家日文媒体转载,日本CCTV大富电视台、华文媒体也主动对这一事件关注,金龙鱼稻米日本上市的消息,成为当天的重要新闻。

日本CCTV大富电视台播放金龙鱼稻米油日本上市消息

一瓶稻米油为什么会引起日本业界如此关注?

益海嘉里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王勇是稻米油研发的直接参与者,他曾为2016年金龙鱼参加国际稻米油大会的评奖准备过材料。至今回想起来,王勇仍对大会多达十余项的严苛评奖标准记忆犹新,这些标准涵盖技术创新、先进度、食品安全、品质控制,生产规模甚至对品类推广、社会责任、节能环保等都有严格规定。

“我们的产品品质经受住了考验,但我感觉,最让日本人震惊的,是我们这么大、这么持久的投入,是我们十年来为研发这个油所做的巨大付出,那是一种他们不易理解的信念。”

稻米油是业界公认难炼的油品,不仅工艺复杂,成油也不易。十年前,当益海嘉里决意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知道如何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甚至没什么资料,从设备,到技术、对于金龙鱼乃至中国来说,稻米油都是一片空白,一切都从0开始。

2007年,益海嘉里在黑龙江佳木斯以数千万投下了第一个稻米油加工厂。

2009年,益海嘉里母公司丰益国际投资8亿在上海成立全球研发中心。300多人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在此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探索。

同时,为了解决优质原料来源问题,金龙鱼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在全国适宜的水稻主产区花费数年建立了29个生态水稻基地,培育高品质的稻谷原料;为了保持原料新鲜,在原产地建油厂,并采用了膨化保鲜技术,购置成套的进口设备,实现了从稻田到加工最快6小时内保鲜萃取,确保米糠毛油酸值小于10mgKOH/g。

从稻田到实验室到工厂,前前后后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数据控制、反复调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我们也走过弯路。我们曾引进一整套脱蜡设备,但完全没有派上用场。大大小小做了上千次试验,大部分都是无功而返,探索就是这样,总要有代价。”王勇说。

但事实上,随着稻米油精炼技术的进展,金龙鱼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还在不断加大。“每次见到董事长,他最关心的,是消费者对产品体验好不好,反反复复叮嘱的,是一定把油的品质做到最好。”背负着产品销售压力的张波这样说。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日本和各个国家搜集稻米油样品,拿回来做各项指标的检验和对比,公司的管理层非常重视品质,要求各项指标都要优于行业水准,对稻米油的品质研究,一天也没停歇过”。

为什么一定要榨出这滴油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产品总监姜元荣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她研究的方向就是米糠多糖,对米糠情有独钟。“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指出:米糠是未被充分利用的天赐营养源,而谷维素主要是在米糠里才有。”

作为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米糠(米皮和米胚)虽然只占稻米总重量的5%-7%,却集中了稻米64%的营养精华。

姜博士介绍,以米糠为原料生产的稻米油,不仅脂肪酸构成较好,而且含有丰富的γ—谷维素、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E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特别是谷维素可以缓解植物神经的紊乱,帮助人体从压力和疲劳中恢复过来,所以稻米油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食用油,被世界营养学界公认为“油中黄金”。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共营养发展中心已认定稻米油为“国家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但稻米油精炼工艺非常复杂。稻米脱粒后,米糠的酸败是以小时计的,如果不能在24小时之内处理,就彻底丧失利用价值。另外,对毛油精炼不够,油品浑浊,性能不稳定;过度精炼,则会损失大部分营养。

负责稻米油生产链的总监李超半辈子与炼油打交道,“以前只听说炼稻米油不易,但我以为也难不到哪里去,没想一动手就傻了。酸价高,得率低,功能因子损失,品质不稳定,回色严重。一连串问题连外国专家也深感棘手。”

中国稻米油的技术攻坚是从“黄金6小时”开始的。

经过反复实验改进,金龙鱼研发团队开创了“膨化保鲜法”和“鲜胚制油”技术以及“分散保鲜、集中制取、集中精炼”的全新稻米油产业链生产模式。可以最快6小时实现米糠原料保鲜和萃取出稻米油。

同时,他们和丹麦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独创了“酶法脱胶”低温萃取专利技术,在确保油品质的前提下,将稻米油的两大核心营养指标——谷维素及植物甾醇的平均含量同时稳定在10000ppm,使稻米油营养与品质达到黄金平衡点,这就是稻米油业界大名鼎鼎的“双一万”。

比起日本同行采用的传统提炼工艺,“酶法脱胶”属于绿色生物技术,更为环保,能保留更多的原始营养,且成品得率高达70%以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除了对营养品质的追求,研发团队还委托中山大学开展动物实验,委托印度饶医院和比姆拉奥安贝德卡博士专业医院开展大型临床实验,首次对稻米油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获得了大量详实的科学数据。

“我们甚至添置了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炸薯条设备,模拟西式厨房,测试菜肴的温度,炸品吸油率,谷维素分解出的清香等等,不仅让产品数据好,消费者体验也要好。”王勇说。

正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工艺创新,成就了金龙鱼稻米油对行业水平的全面超越,而且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他们收获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专利成果,未来可应用于其他油品的制造工艺改进,这对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对国内食用油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助推作用。

事实上,稻米油的研发和量产意义远不止于此。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是一个缺粮缺油大国,而油料作物不可能跟粮食争抢耕地,所以炼油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特别是大豆,这直接导致我国在大豆市场几乎失去定价权,给国家粮食安全造成的极大隐患。因此开发新的油料资源、提高食用油的自给能力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有230万吨的稻米油潜在产量,但我们的利用率目前还不到8%,而日本、印度的利用率已经达到50%到65%。开发稻米油,这对我们这个缺油大国意义太重大了。”姜博士说。

一滴油背后的大国宏图

稻米油的“一炮走红”,掀开的是益海嘉里整个水稻产业链的冰山一角,也是中国粮食深加工产业一个崭新的开端。

作为这个产业链的见证人,益海嘉里集团消费品事业部总监陈波介绍说:中国每年生产稻谷近两亿吨,但日产量不足100吨的加工企业占到72%,这种小而散的产业格局限制了水稻的综合开发,副产品几乎谈不上什么利用。

2007年,益海嘉里在佳木斯投资的工厂其实是一个水稻循环经济的“试验场”,包括前文提到的第一座稻米油加工厂在内共有4座不同的加工厂——稻米加工厂、稻米油精炼厂、谷壳发电厂、谷壳灰生产白炭黑的工厂。

“投资一个普通的粮食加工厂500万就够了,但投资这样一个工厂通常要四五个亿。”陈波说,“水稻循环经济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成本门槛很高,从观念、技术到市场都是新的,此前从未有人走通过,必须冒很大的风险。”

而经过10年默默的坚韧摸索,这一链条金龙鱼终于走通了。

这个链条的最前端是土地和农民。益海嘉里以订单农业模式跟生态基地农户签订“优质品种、优良产地、优价收购、优化技术”四优合约,指导种植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率,从而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金龙鱼可以通过市场倒溯田间,以需求指导生产。这些年在市场运作下,五常大米、盘锦大米都打出了名声,农民不仅收益高了,生产积极性、科学性都提高了。”在哈尔滨、佳木斯、盘锦做过厂长的李超说。

而金龙鱼最大的突破无疑是加工环节。陈波对此津津乐道:在我们的工厂里,一粒稻谷,经过剥壳处理,曾经被视为“黄色污染物”的稻壳变成了生产电力和蒸汽的原料,目前1.75吨稻壳可替代一吨标准煤,每年给企业节省7000多万成本,不仅解决自身供电,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出。

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稻壳灰,用来提取高分散型白炭黑和天然助滤剂活性炭。相较于过去从矿物中提取的白炭黑,稻壳灰是可再生资源,制取工艺环保,且产品更具补强性,产品受到固特易等国际轮胎企业的欢迎,需求潜力巨大。

米糠提炼加工成高品质的稻米油。现在金龙鱼每年可以生产高品质稻米油7万吨,为企业带来过亿元的增值,成功开辟了中国新的食用油原料。

米糠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以继续提炼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香兰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脱壳后的大米则成为品牌米。

一粒米在这里“鞠躬尽瘁”,来于大地,归于大地。

按照陈波的推算,如果稻壳发电技术在全行业普及,全国每年可节省煤炭约2600万吨,等于几个大型煤炭一年的开采量,节省发电成本约49亿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万吨;如果米糠榨油技术能在全行业推广,每年可为国家增加油脂供应230万吨,年增值约46亿元,若换算成大豆,则节省1.1亿亩左右的种植土地。

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穆彦魁曾感叹:这十年来,我们脚下这条水稻产业之路并不平坦,甚至是充满坎坷,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始终相信,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

2010年: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得到了行业和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佳木斯工厂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水稻加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

金龙鱼给自己打通了一条宽广大道,也为中国粮食加工产业探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多维路径,甚至对于世界粮油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携手“国家品牌”方阵走向世界

当张波在寒冷的东京街头感受温暖如春的荣耀感的时候,姜元荣和李超他们在中国一样欢呼雀跃。“当你废寝忘食的研究终于变成一瓶实实在在的油、进入千家万户厨房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收获感是写多少论文也比不上的。更何况这瓶油堂堂正正摆上了日本超市的货架,以后新闻里不光有中国游客买日本的马桶盖,还有日本民众竞买中国的稻米油!”姜元荣自豪地说。

日本甜美生活馆超市货架上的金龙鱼稻米油产品

被视为金龙鱼水稻循环经济总设计师的穆彦魁曾说过: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所有相关方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益海嘉里让自己事业所涉及的各个主体——农民、消费者、上下游企业都成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受益者。而事实上,一个好的事业还可以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个体、企业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感。

金龙鱼试水日本,是一次对自我品质的挑战和考验。当这个严格的市场欣然接受了自己的产品,当天妇罗大师近藤文夫用金龙鱼稻米油做出满意的料理,当日本消费者把金龙鱼稻米油摆进厨房和餐桌时,他们对自己的成果有了更加踏实的信心。

2017年,金龙鱼在一家报纸封面投放广告,通版只打出一行大字:“CCTV国家品牌计划”,他们着意看重“国家品牌”这四个字。“国家二字,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担当。”陈波认为。

金龙鱼在一家报纸封面投放的广告

事实上,作为中国小包装油市场的开拓者,无论是开发“有思想的调和油1:1:1”,还是开发“油中黄金”稻米油;无论是支持中国女排征战世界、担当2008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还是带着中国八大菜系高厨赴联合国申遗,金龙鱼的视野与气魄也从来不止于一个普通食品品牌的作为。

当然,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群恰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综合实力。中外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近年来,世界不仅从中国的宏观数据中看到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步伐,还从华为、阿里巴巴、比亚迪、金龙鱼这样的“国家品牌”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爆发力。毫无疑问,Made in china 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正在实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跨越。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其规模效应是任何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穆彦魁说,“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欢迎和支持同行企业一起做大做强,大家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合共赢,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水稻加工行业的升级发展,为尽快把中国建成水稻精深加工强国!”

时代在变,初心不变;理念在变,使命不变;技术在变,品质不变;足迹在变,雄心不变。在时代的洋流里,金龙鱼正疾迅游弋,默默实现着一位伟人曾指出的“引路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