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债缠身,曾跻身食用油五强的厦门盛洲未来成谜

2018-12-14
摘要:

中盛集团和盛洲公司拥有完备的生产经营条件,也塑造了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盛洲”食用油品牌,市场销售渠道稳定,如果引进强有力的重组方,完全有可能重塑辉煌。不过,截至记者发稿,除了象屿被众多机构和资本市场看好外,还没有其他企业或资金介入中盛重整的消息,中盛的未来还是一个谜。

海峡导报

曾经跻身过全国食用油品牌前五强的“盛洲”,因为近日的一则破产重整公告,再次成为厦门市民热议的焦点。

众所周知,“中盛粮油”集团、盛洲植物油诞生于厦门,是土生土长的“厦门品牌”,曾在全国食用油市场占据不小份额,可如今,它却与净负债14.3亿元、亟待破产重组画上了等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陷入囹圄?现在的“盛洲”食用油怎么样了?它的未来又在哪里?

▲盛洲生产车间里仍在正常生产

红火往日 曾跻身食用油五强

让“盛洲”备受关注的,是本月上旬,一则向社会公开征集“中盛粮油”集团、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中重组方的公告。

公告显示,根据工行厦门松柏支行申请,8月31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分别受理厦门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和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今年9月,法院指定相关管理人负责中盛粮油集团和盛洲公司的破产重整工作。“不是万不得已,曾经辉煌的粮油巨头,怎么也不会走到破产重整的境地。”厦门中盛粮油集团的内部人员透露,中盛大约从2016年初逐渐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目前中盛和盛洲在厦门12家银行净负债的本金为14.3亿元。

曾经是不少家庭的厨房必备,如今却不得不破产重整,这样的变化让不少人感到唏嘘和可惜。

公开资料显示,中盛粮油集团成立于1993年,主营“盛洲”中小包装食用油,历年来累计总投资达24亿元,集团由创始人黄文传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黄金安和黄火荣百分之百控股。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07年,由中盛集团全资控股。由于良好的经营,“盛洲”牌食用油曾占据厦门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

招募公告指出,“盛洲”食用油是厦门市和福建省本土打造的惟一一个食用油全国性品牌。2016年3月,经北京中恒正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盛洲”商标品牌价值曾经高达41.6亿元。

昨日导报记者获悉,尽管身处破产重整漩涡之中,但位于同安的盛洲植物油公司,生产车间里各项生产情况保持正常;经销商和商超的销售,也与往常无二,处于稳定状态。

败因探寻 受限价重创?玩期货亏了?

感叹和惋惜之余,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获誉无数的品牌轰然坍塌,成为更多人关心的部分。

对此,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英祥认为,2007年至2011年间,食用油市场受到三次宏观调控,“盛洲”食用油小包装受到限价,导致中盛损失约9亿元。

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也显示:限价导致中盛价格成本倒挂,亏损2亿元;中盛在2008年至2015年间承担贷款利息约2.8亿元,4年间另损失了可预期涨价利润约4亿元。

除了受宏观限价的影响,陈英祥表示,由于各银行收缩信贷,造成中盛流动资金紧张,最终难补亏空。“2015年银行限贷对流动资金周转资金的影响,导致我们正式走入了一个相对资金比较紧张的状态。”

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中也表示,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间,多家银行收缩了对中盛的授信额度,从最高额度26亿元直降为17亿元,降幅高达35%,中盛资金流受到重大影响。

但另有一些声音质疑:宏观政策对食用油行业都是一样的,为何其他品牌没有受困?如果企业本身没有问题,银行又怎么会无故缩减授信?甚至有人大胆猜测:中盛不会是栽在期货市场上了吧?

事实上,熟知粮油行业的人都知道,在这个行业,为了应对菜籽油等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很多企业会选择用期货工具避险和对冲,并在适当时机卖出套保,比如2016年,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就利用期市保值经营,实现稳定盈利;网络上,针对粮油行业的期货服务更是应接不暇,中盛如果涉足期货,也不是不可能。

不仅如此,有细心读者发现,网络上,一家同名“中盛粮油”的企业,曾经因为依赖期货交易,于2年多前,同时在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出现亏损,仅抛空豆油期货一个动作,就亏损2亿元左右。

难道厦门中盛真的是在期货市场栽了跟头?对此,陈英祥回应:厦门中盛粮油从没有参与过期货操作,没有民间借贷纠纷,也未曾在期货市场遭遇巨亏,网络上那家中盛是天津的公司,且在香港主板上市,与厦门中盛完全没有关系。

谁来接盘?众多机构看好象屿

不论出于怎样的原因,这个曾经的厦门明星企业,真真实实地要破产重整了,未来谁接手?“盛洲”这个品牌还在不在?中盛集团的前路又在哪里?

对此,陈英祥透露,目前,盛洲食用油的生产线生产都是正常有序的,两年前,中盛曾与象屿集团合作了一个合资公司,是由象屿集团控股的象屿盛洲粮油,现在采购销售都由合资公司负责,中盛盛洲负责加工生产,运作稳定健康。

在中盛集团从业多年的陈英祥,对中盛充满感情,在他眼里,中盛集团在本土成长25年,一直以“为国人制好油”为使命,集团目前所处的情境,并非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目前“盛洲”品牌在市场上依然有一定影响力和不小的市场份额,希望能够尽快重整获得新生。

导报记者注意到,根据破产重整的流程,意向重整投资人需要在2019年1月23日下午5点前向管理人提交重整竞价文件,全部重整竞价文件暂定于2019年1月24日上午9点开封。

“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个重组方,引进强有力的企业主体,或者投资方帮助我们一起走出困境。”陈英祥说,如果能有实力企业或优质资金介入,品牌的优势加上资金的实力,中盛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盛集团和盛洲公司拥有完备的生产经营条件,也塑造了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盛洲”食用油品牌,市场销售渠道稳定,如果引进强有力的重组方,完全有可能重塑辉煌。

不过,截至导报记者发稿,除了象屿被众多机构和资本市场看好外,还没有其他企业或资金介入中盛重整的消息,中盛的未来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