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储粮累计销售中央事权粮油同比增加一倍多

2021-01-26
摘要:

中储粮系统坚决落实保供稳市任务,全年累计销售中央事权粮油同比增加了一倍多,其中销售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等政策性粮食1.05亿吨,达到历史第二高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6日讯:中储粮集团公司今天在北京召开2021年中储粮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据悉,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更加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储粮系统坚决落实保供稳市任务,全年累计销售中央事权粮油同比增加了一倍多,其中销售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等政策性粮食1.05亿吨,达到历史第二高位。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1月下旬至4月,针对部分地区物流受阻、供应链循环不畅等情况,充分发挥体系网络优势,就近就地快速投放保供,及时解决了用粮企业“燃眉之急”,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加大预约收购、延长收购期等多种方式,切实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发挥重要作用。中储粮“惠三农”售粮预约APP自2019年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20年底,注册用户数累计达到67万人,通过“惠三农”APP在线预约售粮累计达到2423万吨。

中央储备粮是保中国14亿人饭碗的粮食,中储粮的职责则是确保中央储备粮棉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中储粮抓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安全储粮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管控,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达标率、宜存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质量安全管控进一步强化。大力推进中央储备粮自储管理,中央储备粮自储比例提升到94%。深化轮换购销“五统一”集约化运营,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竞价销售占比超过80%。实施仓储维修改造项目1600多个,全年开工建设仓容罐容近300万吨。

“十三五”时期,中储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920多个库区“标准仓、规范库”建设全面完成,智能化粮库覆盖率100%,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98%。服务调控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持续执行政策性粮食收购,有力支持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销售政策性粮油4亿吨,库存消化取得重大进展。完成跨省移库集并1092万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进一步提升。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储粮全系统必须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管好“大国粮仓”、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要通过“十四五”的不懈奋斗,将中储粮集团公司建设成为高质量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力量和世界一流农产品储备集团。

中储粮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围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突出抓好以下4项重点任务:

一是做实垂直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垂直体系组织架构,深化三级架构改革,理顺各层级权责界面,优化配置管理资源,提升整体效能。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布局,强化体系化运作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优化集团管控和风控体系,增强活力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做强储备保障功能。按照“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要求,充分发挥储备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压舱石”作用。优化中央储备规模结构布局,进一步增强储备保障能力;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调得快、供得上。要提升仓储设施能力,不断优化储备库存品种品质,强化储备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控,提高储备供给质量。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推进智慧中储粮建设,全面提升储备运营与管控水平。

三是做优服务调控机制。按照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求,充分发挥中储粮服务粮食调控“主力军”作用。履行好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职责,加强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出库管理,推动压实各类收储企业主体责任和相关方监管责任,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政策性粮食管理稳定。强化轮换集约化运营,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发挥储备轮换稳定市场、衔接产消作用。加强与上下游对接,形成资源聚集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四是用好两个市场资源。努力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我国国际粮食供应链安全能力。

会议指出,2021年中储粮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企业党的建设质量;优化完善中央储备管理,巩固和提升“压舱石”作用,全力落实储备规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任务,推进仓储精益管理,加强储粮科技研发与推广;高效落实调控任务,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认真履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职责,做好保供稳市和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工作,抓好储备轮换运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储备仓容保障能力,全力规划和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推进智慧中储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