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IPO背后:“侨资”登陆A股利弊如何?

2021-06-16
摘要:

泰国华商控股的正大股份A股主板IPO已获上交所受理,中国投资者们注意到一个全新板块--“侨资”企业,也就是海外华商家族作为实际控制人的A股上市公司。

V观财报

泰国华商控股的正大股份A股主板IPO已获上交所受理,中国投资者们注意到一个全新板块——“侨资”企业,也就是海外华商家族作为实际控制人的A股上市公司。这个板块的绝对龙头——去年上市的金龙鱼,虽然经历了从今年年初到六月的显著下跌,但其市值依然有5000亿人民币。投资者不禁要问,正大股份会复制金龙鱼的财富故事吗?“侨资”企业上市,到底对A股市场利弊如何?对中国经济的利弊如何?

在我看来,“侨资”企业在A股上市,真可谓是多多益善,对中国经济、对“一带一路”建设,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情。就拿正大集团和金龙鱼来说,这两个企业在中国老百姓(53.370, -0.28, -0.52%)里的知名度很高,背景可以上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市场化改革,下海经商的企业家们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今天“80后”“90后”“00后”,很难理解那时候改革者的阻力。

彼时,正当英、美、日、法、德等观望中国改革前景的时候,正是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资”勇敢地冲进了中国内地,极大弥补了经济改革初期“资本匮乏”短板——这些历史都若隐若现的出现在金龙鱼、正大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我们今天的中国消费者能这么快享受如此富足物质生活,对“侨资”应该怀有相当的感恩之心。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大步伐加速,已经没有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敢轻视中国市场。“侨资”在大陆的独特性慢慢降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大陆企业在资本、技术方面的实力日益增强,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地缘政治经济冲突背景下,“侨资”的外资企业身份增添了复杂因素。也正因为此,金龙鱼等“侨资”才纷纷积极“游进”A股,彻底变为“中国的”金龙鱼。

金龙鱼IPO,农业食品行业的新格局因素也不可小觑。以即将IPO的正大股份为例,中国生猪养殖业已经快速现代化、资本化:正是A股市场给了正大的竞争对手——牧原股份(61.650, -0.15, -0.24%)以充足的资金,才让牧原股份短短几年里迅速壮大,在本轮“猪周期”里彻底“飞起”——2020年生猪出栏量超过1800万头,是正大的四倍多!

去年,牧原股份在A股的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真可谓甩了正大股份好几条街!要知道,在短短几年前,牧原股份还处在追赶正大的生猪养殖行业“领跑者之一”地位;十几年前,正大股份已经威风八面,牧原股份还在河南南阳苦苦摸索、静静蓄力呢。“好饭不怕晚!”正大股份依然是中国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的绝对“领跑者之一”,具有竞争硬核,其上市依然会受到多方资本的热捧。只是,今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基本确定,很多小规模养殖企业面临被迫退出,投资者在给正大股份估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猪周期”的负面影响。

猪周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中国农业早就进入了重资产、重资本行业竞争格局时代,“侨资”能否登陆A股,决定了其是否依然能留在行业领先地位。在中国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大格局,无论是A股投资者,还是普通消费者,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农业上市竞争格局,都应该是被喜闻乐见的。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侨资”的优势无可比拟。比起中国大陆这十年来“走出去”的“少壮派”企业家们,无论是金龙鱼背后的马来西亚华商、还是正大股份背后的泰国华商,都是已经在东盟、甚至全球市场耕耘数代,可谓是既懂中国文化、又懂国际商业文化和政治的“复合型”华人企业家。这些“侨资”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桥梁”。

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可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沿线国家“架桥修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二阶段,通过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合作,实现全球产业链互联互通;第三阶段,通过企业跨境上市等金融合作,实现全球资本的互联互通,实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最终实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本市场上IPO融资、做大做强,是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的标志性体现。

因此,我们今天不仅要欢迎“侨资”在A股上市,更应该认真思考、深入学习这些企业的经验,鼓励我们的企业家加强与“侨资”的合作,更快更有效率地走进东盟市场、走入全球市场。“侨资”聚集的东盟,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举足轻重——应鼓励这些在大陆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做出巨大贡献的“侨资”,成为大陆企业在东盟资本市场IPO最有力的助推器。

文 | 许维鸿(甬兴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