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是如何加工的?油脂加工的损耗常常在哪里出现?

2021-09-14
摘要:

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植物油料,植物油料有植物的种子、果皮、块茎等,植物油脂提取方法一般为压榨法和浸出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

2021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册——粮油加工篇。

20210914/c9940e70b309380063139ddd4042683d.png

植物油是如何加工的?

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植物油料,植物油料有植物的种子、果皮、块茎等,有些粮食加工的副产物也可作为油料,但大多以植物种子为主。

植物油脂提取方法一般为压榨法和浸出法。

一般工艺流程为油料预处理(清理、筛选、剥壳、干燥)→油料生坯的制备(破碎、软化、轧坯)→油料生坯的挤压膨化→油料熟坯的制备(湿润、加热、蒸坯、炒坯)→压榨法取油╱浸出法取油→油脂加工(精炼、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油脂改性(分提、醋交换、氢化)→油脂制品。

油料的预处理,就是指在制油前对油料进行清理除杂、水分调节、剥壳、脱皮、破碎、软化、轧坯、膨化、干燥等一系列工序的处理。

根据油料品种和油脂制取工艺的不同,所选取的预处理工艺和方法也有差异。其目的是除去杂质,以满足不同制油工艺的要求,提高油脂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

压榨法取油是指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按压榨时榨料所受压力的大小以及压榨取油的深度,压榨法取油可分为一次压榨和预榨。一次压榨又称全压榨,要求压榨过程将榨料中尽可能多的油脂榨出,压榨后饼中残油可达3%~5%。而预榨仅要求压榨过程将榨料中约70%的油脂榨出,榨饼中残油一般为15%~18%,预榨饼再进行溶剂浸出取油。按压榨温度不同还可将压榨取油分为热榨和冷榨。热榨的出油率高,但饼的蛋白质变性程度深,一般作为饲料。冷榨(温度保持在80°℃以下)的出油率较低,但饼的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色泽浅,可以作为食用蛋白粉的原料。

浸出法取油是利用选定的溶剂能溶解油脂,把经过处理的油料浸在溶剂中使油脂溶解于洛剂而组成一种溶液(混合油),然后和油料中的固体残渣(粕)分离。所得混合油中油脂和溶剂的挥发性差异甚大,且溶剂的沸点较低,利用此特性可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与油脂分离。溶剂蒸汽经冷凝回收后可以继续循环使用,制得的油脂称为浸出原油。

经压榨法、浸出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一般称之为原油。原油的主要成分为甘三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脂,除了中性油脂外,由于油料生长、储存和加工等条件的影响,原油中还存在有数量不等的各类非甘三酯成分,统称为油脂的杂质。为提高油脂食用的安全性和储藏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油脂精炼,以得到符合相应国标标准的食用油脂。

油脂加工的损耗常常在哪里出现?

一是,油厂油料不当的储藏会导致油脂品质下降和损耗。

二是,油脂精炼生产中油脂损耗是:脱除油脂中杂质产生的损耗,这与毛油的含杂量有关。如毛油的酸价高、过氧化值高、色泽深、悬浮杂质含量高等,油脂损耗就会相应增高。其次是在脱除以上杂质时中性油的损耗。

三是,油脂脱胶过程中,主要是中性油乳化造成损耗。

四是,碱炼脱酸时引起油脂精炼损耗。烧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脂肪酸钠盐与油脂分离;钠皂吸附其他杂质与油脂分离;磷脂、棉酚也可与烧碱产生中和皂化反应形成皂脚;中性油不可避免地有少量与碱液中和反应皂化造成损耗较高;少量中性油被皂脚吸附造成精炼损耗,水洗废水中含油。

五是,油脂吸附脱色时部分油脂残留在脱色剂,如活性白土中造成损耗。

六是,油脂脱臭过程的损耗主要是蒸馏损耗:臭味组分(低分子醛、酮、酸);少部分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中性油脂的蒸馏挥发损耗;飞溅损耗:汽提蒸汽的机械作用引起油脂飞溅损耗。

降低损耗的措施:采用先进合理的精炼工艺,掌握合适的工艺条件,力求使中性油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