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舆情 | 种子油被攻击,星巴克百事跟风,科学研究却力挺,这是闹哪般?

2025-07-18
摘要:

对种子油的怀疑和攻击在社交网络流传多年,近来反种子油的声浪忽然升温,是因为美国政客的推波助澜。

oilcn油讯

直到最近,很多人才第一次听说“种子油”这个词。它正在成为国内外食用油消费领域争议的热点。

所谓种子油,是由网络红人、健康“砖家”创造出来的概念,其实就是常见的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长久以来是人们广泛食用的主流植物油。

对种子油的怀疑和攻击在社交网络流传多年,一些自诩健康专业人士热衷将各种健康问题(从炎症到肥胖症流行)都归咎于种子油。近来反种子油的声浪忽然升温,是因为美国政客的推波助澜。

新上任的美国卫生部长肯尼迪公开宣称反对种子油,他还以反疫苗观点而广为人知。肯尼迪声称,美国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植物油“毒害”,并呼吁重新使用牛油等动物油。在肯尼迪及其支持的“让美国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简称MAHA)社会运动的压力下,美国一些食品制造商及餐饮企业开始避免用种子油。

据媒体报道,美国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正考虑从其食品配料中移除菜籽油。此前,星巴克首席执行官曾在6月与肯尼迪会面,承诺菜单将与特朗普政府的健康优先事项相匹配。目前,星巴克的部分产品如培根、鸡蛋三明治等都含有菜籽油。然而星巴克尚未公布具体的菜籽油移除时间表。

本周四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宣布,旗下薯片等产品正在扩大牛油果油和橄榄油的用量,以取代目前使用的菜籽油或大豆油。

关于种子油的种种说法,激怒了营养学家们。他们表示,数十年的研究证实了食用种子油对健康有益,是黄油(牛油)等动物油的最佳替代品。人们对种子油的生产方法、人体如何消化种子油存在误解,而且种子油在加工食品中普遍存在,因此种子油被妖魔化。

具体而言,对种子油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高含量的ω-6脂肪酸和浸出加工方式。

ω-6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代表,是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

种子油批评者认为,这些油中含有大量的ω-6脂肪酸,会促进炎症反应。然而,目前还没有人体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属实。事实上,在多项研究中,与摄入较多黄油或猪油的人相比,摄入这些植物油的人炎症反应较轻,"坏 "胆固醇也较低。

2021年一项涵盖超过50万美国人的研究发现,那些将饱和脂肪替换为菜籽油、玉米油和橄榄油等油脂的人,罹患心脏病和早逝的风险较低。[1]

2025年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登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发现,指出食用更多植物油(例如橄榄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的人寿命更长,同时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较低。与此同时,食用更多黄油的人则面临更高的早逝风险[2]。鉴于日益增长的有关证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继续推荐将种子油作为心脏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近期,国际专业组织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AOCS)以60篇科学文献为依据,发布了关于种子油的若干科学事实,指出人体临床试验并未证明种子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促进炎症。[3]

20250721/b3d09df19e4d8ffa389f425e0fbf5309.png

批评者还攻击种子油在加工过程中需使用化学溶剂,即浸出法制油。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食用油认知误区·,是“食用浸出油不安全”经典谣言的卷土重来。

事实上,浸出制油工艺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毋庸置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今超过90%的植物油是采用浸出法制取。目前我国浸出法制油已占整个制油能力的80%以上。

浸出法取油工艺采用食品级专用溶剂,在后续的精炼过程被脱除,不会出现在最终上架的产品中,因此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由于价格实惠、保质期长、风味中性和高烟点,精炼种子油已成为家庭和商业厨房的必备品。

种子是大自然给与人类最有营养的礼物之一,富含有益健康的膳食脂肪。不必害怕种子油,真正有害的是大量被传播并被成千上万人接受的错误讯息。

在流量时代,危言耸听的谣言往往更能博眼球,拉流量,进而变现牟利。食用油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伪科学”谣言不时出现,屡辟不止,被抹黑的种子油便是新例。对此,食用油业界及学界应予以警惕,加强科普宣传与实证研究,让真相跑在前面。

参考文献:

[1]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1-01961-2

[2]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831265 

[3]https://www.aocs.org/blog/aocs-fact-sheet-on-seed-oils-understanding-the-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