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上涨何时休?

2025-07-23
摘要:

国内油脂盘面保持强势,但现货需求偏弱,今年中秋节是在10月初,往年8月初下游就开始备货,但是今年可能会晚一些。

粮油市场报

近期,宏观和基本面的利好共振,使得棕榈油成为国内三大油脂中走势最强的品种。7月18日,国内棕榈油主力最高触及9064元/吨。然而,马来西亚棕榈油仍处于季节性累库阶段,国内豆油、菜油、葵油和棕榈油总库存达到近250万吨,处于历史偏高水平。那么,棕榈油行情何时才能低下“高昂的头”?

宏观和基本面共振 棕榈油价大幅上涨

今年一季度时,南美豆油价格比棕榈油便宜,挤占棕榈油的出口市场,印度等国维持棕榈油刚需采购。而到了4、5月份,国内棕榈油盘面交易今年产区供应恢复和斋月后需求下降,尤其预期印尼棕榈油增产200万吨,盘面跌破8000元/吨。

伴随着美国生物柴油传来利好,CBOT美豆油反弹至50美分/蒲式耳以上,南美豆油出口增速放缓,国际豆油和棕榈油价差修复,棕榈油性价比回归。在市场结束交易供应压力之后,开始转向交易需求,棕榈油盘面底部逐步上移,进入6月中下旬才走出之前的价格区间。

一方面,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指出工业品等反内卷问题,市场觉察到可能会引发供给侧改革,商品板块中此前在底部震荡的黑色系和新能源出现反弹,也带动其他商品板块。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CPI数据走弱,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利好大宗商品价格。另外,6月份印度进口棕榈油近100万吨,市场传闻印尼6月棕榈油减产较多。

因此,宏观和基本面的利好共振,使得棕榈油成为国内三大油脂中走势最强的品种。7月18日,国内棕榈油主力最高触及9064元/吨。然而,船运商检机构数据显示,7月前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仍然转差。

因为巴西上周销售大豆较多,且美豆主产区天气总体良好,美豆油跟随美豆下跌,国内三大油脂价格周一出现回调。截至7月21日,棕榈油主力收盘于8910元/吨,较7月初上涨6.9%;豆油主力收盘于8092元/吨,上涨1.5%;菜油主力收盘于9563元/吨,上涨1%。

市场未理会MPOB偏空 7月马来西亚继续累库

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4.48%,至169万吨,符合市场预期。分地区来看,沙巴州减产幅度最大,达到-9.76%;其次是沙捞越州减产7.35%,马来半岛减产1.28%。原因主要是6月份工作日天数少于5月,造成产量季节性下降。

另外,从平均日产量来看,6月份表现差于5月份,主要是由于产量最大的沙巴州在6月份降水偏少,比历史平均水平减少25%;沙捞越州增加12%,马来半岛减少18%,主产区全部降雨量减少12%。

尽管油棕树有花期,当月的降雨量偏少通常会产生滞后的影响,但是当月降雨偏离平均水平较多,会直接导致棕榈果质量偏轻,进而导致减产。今年1月至6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累计达到896万吨,比2024年同期增加0.98%,产量表现继续较好。

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减少10.52%,至126万吨,低于市场预估的144万~149万吨,也与之前的船运商检机构数据有较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6月份完成装货的棕榈油延迟到7月发运,而这部分又没有算到库存内。6月份棕榈油期末库存上升至203万吨,略高于市场预估的200万吨。由此推算出6月消费量达到45.5万吨的历史高位,预计也和延迟发运有关系。

7月份工作日天数比6月多,平均季节性增产7%左右,棕榈油产量可能达到181万吨。如果早先6月船期延迟发运的部分算到7月,那么,整个7月份棕榈油出口或接近140万吨。由此可见,7月底棕榈油库存将达到210万吨以上,仍处于季节性累库阶段,但中长期而言,库存压力最大的时候在9月份。

6月印尼降水更差  马印价差处于低位

6月份印尼中加里曼丹地区、南加里曼丹地区以及北苏门答腊等地区降雨量偏离正常水平较多,其他产区情况好些,导致6月份主产区全部降雨量比历史平均水平低20%。

印尼棕榈油产量减幅高于6月马来西亚主产区,目前市场多数预估6月印尼棕榈油减产7%~8%,如果按照-7%的减幅计算,1月至6月印尼棕榈油产量累计达到2769万吨,比2024年同期增加151万吨。

由于6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关税下降,船运商检机构ITS预估6月出口达到258.8万吨,环比增加30.5%。截至7月16日,印尼已消耗了约74.2亿升生物柴油,而从年初到4月24日累计消耗44.4亿升。

因此,虽然平均日消耗略降,但全年推算下来,最终完成量接近156.2亿升的全年分配目标。因此,6月份印尼本土棕榈油消耗量仍然处于高位。所以,6月底印尼棕榈油库存转而下降。

7月份印尼生产一吨生物柴油补贴费用继续下降,较补贴最高的4月份下降150美元/吨。而种植基金管理机构预估,今年通过棕榈油出口税能征收30万亿印尼盾,能够完成今年的B40生物柴油。

印尼政府目前正在进行一些测试,以将强制性的生物柴油混合比例提高至50%,这一计划被称为B50计划。但是政府尚未最终决定于2026年实施B50计划,因为它仍需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原料供应情况,为了实施B50计划,该国还需要再建设五座生物柴油工厂,其中三座正在开发中。

进入6月份后,马来西亚与印尼精炼棕榈油的价差不断缩小,当前二者价差是2019年以来次新低水平,仅高于印尼减产200万吨的2024年,当前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宽松程度高于印尼。

尽管上半年印尼棕榈油产量恢复完成150万吨,距离完成全年增产200万吨的目标还差50万吨,7月至9月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下半年较低的期初库存,使得印尼棕榈油库存压力低于去年同期,印尼库存的建立还需要时间,10月份前后将会达到全年高点。

南美豆油出口放缓 印度进口季节性回升

6月份印度进口96万吨棕榈油,而5月份为59万吨,增量最大。葵油进口量处于低位,豆油进口量出现下降。截至6月份,2024/2025年度豆油、菜油和棕榈油累计消耗9125千吨,比2023/2024年度同期减少13%,减幅在缩小。

而从7月份开始,油脂消费量将继续增多,一直延续到9月和10月,也就是10月或11月排灯节前。由于印度本土饲料行业豆粕采购量下降以及豆粕出口量下滑,印度本土大豆压榨低于上一年度。因此,本土豆油供应并没有增加,仍需依赖进口油脂。

从6月份开始,阿根廷大豆压榨利润持续较差。6月份豆油出口53.2万吨,略高于5月份的51.5万吨,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5万吨。7月份开始,大豆和豆油、豆粕的关税上调,豆油价格上涨,虽然压榨利润好转,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而在之前阿根廷大豆降税及中美贸易摩擦期间,阿根廷连续出口较多的大豆,传闻政府可能再度降低大豆关税,因此,未来阿根廷豆油出口或将继续下降,毕竟也过了出口高峰期。

5月份巴西出口豆油16.9万吨,高于4月份的11.9万吨,也高于2024年同期的12万吨;1月至5月累计出口豆油69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51万吨。自从3月巴西豆油出口达到高峰后,出口量不断下降。

目前,巴西大豆压榨利润低于去年同期,最近官方上调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巴西植物油协会将2024/2025年度豆油出口量预估从140万吨下修至135万吨。而在当前美国柴油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美豆油价格高于南美豆油,未来南美豆油出口增速将会放缓。国际豆棕油价差仍将保持正价差,未来印度还会倾向于多进口棕榈油。

国内近端油脂有压力 棕榈油何时会现拐点

在排灯节前,印度进口油脂消费仍将增加,未来南美豆油出口放缓,更多依靠棕榈油,且印尼生物柴油需求也给予需求支撑。美国生物柴油2026年及2027年合规义务量落地也要等到11月份,CBOT美豆油主力合约重回55美分/磅。

而在印尼库存建立之前,棕榈油仍然较为强势,不易大跌,底部也将逐步上移。但是2025/2026年度葵籽增产,且葵油出口增加。9月份开始,黑海葵油陆续上市,将会与棕榈油竞争市场。

而印度在9、10月完成排灯节备货之后,棕榈油进口需求下降。届时,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库存也将较高,市场可能再度转为交易棕榈油弱需求,才会迎来拐点。

截至7月11日,国内豆油、菜油、葵油和棕榈油总库存达到247.3万吨,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其中,菜油在缓慢去库存,豆油和棕榈油在累库,葵油库存维持历史低位。

到9月份,国内每月进口菜籽到船2条左右,数量偏少。平均每月进口菜油11万吨左右,进口数量在下降,国内菜油去库存趋势明显。近端大豆到港较多,在10月份之前,国内豆油仍将是累库趋势。

6月份国内进口棕榈油液油34.76万吨,比5月增加16.98万吨;1月至6月累计进口106.16万吨,比2024年同期减少14.2万吨。而近期随着国内盘面上涨,棕榈油进口倒挂缩小,8月船期倒挂只有100元/吨左右,国内买船陆续有成交,主要集中在8月至9月。目前预估8月船期到港18万吨,9月船期到港12万吨。因与豆油相比缺乏价格优势,国内棕榈油消费仅维持刚需,预计近期国内棕榈油仍呈累库状态。

国内油脂盘面保持强势,但现货需求偏弱,终端反映今年整体餐饮消费不好,况且现在学校放假,天气炎热,需求更差。今年中秋节是在10月初,往年8月初下游就开始备货,但是今年可能会晚一些。

截至7月21日,华南地区24度棕榈油现货一口价8910元/吨,对盘面2509贴水10元/吨;7月初一口价8350元/吨,对盘面2509升水60元/吨。广西毛豆油现货一口价8090元/吨,对盘面2509贴水20元/吨;7月初一口价8040元/吨,对盘面2509升水80元/吨。广西三级菜油现货一口价9530元/吨,对盘面2509升水20元/吨;7月初现货一口价9530元/吨,对盘面2509升水50元/吨。

如果油脂需求端没有好转,现货维持负基差,那么,临近9月交割月也会因期现回归而限制盘面涨幅,油厂或贸易商将选择在盘面卖出交割仓单,进而对油脂盘面和现货一口价产生利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