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压榨、浸出、精炼、包装,随即发往全国各地……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正抓紧加工高油酸油菜籽,预计8月中旬全部完工。
“我们上半年收购了高油酸油菜籽近2万吨,今年的菜籽油销售额预计能达到3亿元。”公司董事长龙雨竹介绍,公司成立不到5年,如今已拥有20万吨年加工原料能力,满负荷生产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成为全国高油酸油菜产业领军企业。
荆品油脂的快速发展,是当地菜籽油产业的缩影。今年,全市高油酸油菜夏收面积达到50万亩,产量7.75万吨,均为全国市(州)最高。
3月,“荆门高油酸菜籽油”区域公用品牌经湖北省品牌促进会认定,品牌价值达127.55亿元。种得多更要种得好、卖得俏,荆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科技创新,擦亮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奋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力量,是荆门目前的“三农”工作重心。
7万余吨高油酸油菜籽
就地加工 溢价热销
荆品油脂公司产品展示厅内,“农谷壹号”和“荆喜”牌高油酸菜籽油整齐摆放。
“曾有消费者反映,用了我们的油,炒菜时油烟很少,怀疑是假油。”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笑道,高油酸菜籽油在高温烹调和储藏过程中热稳定性较好,抗氧化能力强,烹饪时油烟少,带来了更好的下厨体验。
高油酸菜籽油的好处不止于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教授介绍,油酸是一种对人体非常好的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而只有当作物油酸含量≥72%时才能被称为高油酸作物,高油酸油菜的油酸含量可达到72%—85%。
好产品离不开好原料,近几年,沙洋高油酸油菜籽产量稳定在3万吨左右,除荆品油脂、鸿翰科技、环星油脂等本地加工企业收购外,也有农户自留榨油。沙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婷坦言,今年,沙洋油菜种植面积近80万亩,其中,高油酸油菜23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市第一。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沙洋优质油菜籽大量运往四川、湖南等地加工,未能在本地转化为品牌和效益。为鼓励高油酸油菜籽就地加工转化,沙洋连续多年对高油酸油菜籽收购给予补贴,并协调银行对收购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实现高油酸油菜籽统一收购加工,打响高油酸油菜籽油品牌。
此外,自2022年实施农业产业“六个一”工程以来,荆门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奖补、贴息等方式支持发展高油菜油菜产业。在全省率先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50%,用于高油酸油菜统一供种和技术推广。2024-2025年,荆门持续获得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专项支持资金用于高油酸油菜产业,为全省唯一。
如今,全市7万余吨高油酸油菜籽均可实现自主加工,转化为品牌商品畅销。
“现在‘农谷一号’两斤礼盒装高油酸菜籽油,卖100多元一提,远销北上广。”荆品油脂公司财务总监杨成志介绍,公司生产的5升装高油酸菜籽油,比普通菜籽油产品价格高出近一倍,销量却有增无减。
目前,荆门研究制定了《荆门优质油菜(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三年(2025-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将高油酸油菜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以油用为主的多功能开发,打造集高油酸油菜种业、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与营销、仓储物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企业方阵、院士团队双核驱动
油菜年产38万吨 产能200万吨
荆门市掇刀区,民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检验区,检验员正在对今年收购的新鲜油菜籽进行检测。
“我们采用的快检仪器检测油酸含量,几分钟就能出结果。”公司董事长邓明丰介绍,在确保油酸含量超过72%,水分、芥酸等指标合格后,才能开始加工原料。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民峰油脂公司是荆门市最早一批推广高油酸油菜的企业,如今年加工能力10万吨,其“荆花”牌高油酸菜籽油荣获“中国十佳粮油优质特色产品”。
荆门市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30万亩以上,产量38万吨以上,均居全省第三。目前,除荆品油脂、民峰油脂外,荆门累计培育了规上油脂加工企业共有8家,其中2家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强大的阵容,让荆门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位居全省第1位。
此外,各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从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建立了三个高油酸油菜产业化联合体,6家企业开展高油酸菜籽收购加工。2024年全市规上企业收购加工高油酸高含油油菜籽3.54万吨,食用油脂加工企业实现销售29.2亿元。
高油酸油菜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还离不开省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
2014年,通过与华中农大傅廷栋院士团队合作,全省第一粒高油酸油菜种落地荆门。随后开始紧密对接,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推”合作关系。策划实施了“傅廷栋院士工作站条件能力提升项目”,培育并筛选推广优良品种。
依托傅廷栋院士团队的科技支撑,荆门联合培育和引进推广了高油酸油菜品种9个,还参与建成高油酸油菜杂交制种基地5000亩,亲本繁育大棚及配套设施50亩,每年可生产高油酸油菜种子60余万斤。
今年,傅廷栋院士团队联合培育高产高抗高油酸新品种华油杂320,油酸含量77%、含油量49%,2025年田间实收测产228公斤/亩,较原有高油酸油菜品种单产提高近50公斤。
【记者手记】
油菜完成收购后,沙洋县李市镇种植户李平算了一笔经济账:种高油酸油菜,每斤菜籽政府补3毛3,企业补3毛3,每亩能增收300元。
农户种植有回报,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效益才能最大化。自2022年以来,荆品油脂公司向农户支付高油酸油菜籽加价补贴近4000万元。民峰油脂对质量合格的高油酸油菜籽以高于市场价0.33元/斤的标准收购,去年,公司订单收回符合高油酸含量标准的高油酸油菜籽3000多吨。荆品油脂与民峰油脂构建“企业+科研+基地+合作社(村)+农户”的产业利益连接模式,联农带农5万户。
高油酸油菜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荆门市整体农业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侧面。除“高油酸菜籽油”,在市级统筹下实施的“六个一”工程(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一棵菜),还培育了“京山桥米”“荆门风干鸡”等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720亿元。
荆门育有8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2,是湖北省粮油重点产业链实施主体,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油菜的产业化开发。2024年,荆门市粮食总产量59亿斤,增产5700万斤,增量居全省第1,农业产业正逐步从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
如今,荆门市农业农村局聚焦聚力发展规模特色优质农业,积极构建“基地+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冷链流通、科技和金融等配套服务+品牌”农业发展新模式,将会持续提升种养规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