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撑与库存压力博弈,豆油市场交易转向

2025-11-21
摘要:

豆油市场正从 “供需宽松” 向 “成本驱动” 切换,豆油后市将呈现 “底部支撑增强、上行节奏受限” 的震荡偏强走势。

我的钢铁网

自中美大豆贸易恢复以来,中国进口商陆续采购美国大豆,明年一季度供应紧张局势持续好转,扭转供给缺口担忧预期。美豆库存逐步向国内转移,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形势向好,市场追涨信心下滑,油厂开机持续高位,豆油产出增多,此前对明年一季度供应紧张随着油厂大量卖豆粕卖油下,预期落空。接下来市场关注度由01转向05合约,在“供应宽松超预期,需求复苏乏力”的双重背离,豆油价格涨跌何从?

一、成本端支撑:从美豆到进口成本的传导路径

美豆供需结构的收紧为豆油成本提供了核心支撑。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我国不仅取消部分美豆进口关税(从23%降至13%),还恢复三家美国企业进口资质,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采购大量美豆,推动 CBOT 大豆期价站稳 1100 美分/ 蒲式耳。更关键的是,美国农业部 11 月报告中下调美豆单产,下调0.5蒲/英亩至53蒲/英亩,期末库存相应下调1000万蒲至2.9亿蒲,进一步为CBOT大豆期价提供强有力支撑。进口成本的抬升已传导至国内市场。尽管巴西大豆升贴水报价下降,但CBOT大豆涨幅完全予以抵消此影响,目前 12 月船期大豆仍有30%待采,而 2026 年 1 月船期采购量为30%。采购的滞后性将在未来逐步转化为供应收缩压力,夯实豆油成本底部。

二、库存与需求:短期难以化解的压制力量

截至11月14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114.85万吨,创下近 7 年同期最高纪录,较去年同期涨幅近7%。库存压力压制了供应收缩预期。原料大豆进口的持续放量成为关键变量。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 年 1-10 月我国大豆累计进口量达 9568.2 万吨,同比增幅 6.39%,5-10月进口量同比往年同期增幅突出,3-4月延迟到港的巴西大豆,供应逐步后移至当前仍有巴西大豆压榨,11-12 月大豆到港量预估仍有1600万吨,油厂高开机率状态短期难改,库存去化压力显著。

需求端的改善尚需时间:虽然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元旦、春节备货有望带动需求环比回暖,但生猪养殖行业全面亏损导致饲料需求增长受限,餐饮方面,2025年9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为0.86%,9月增速虽为正增长,但较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的同比增速仍偏低,反映行业增长动力不足。短期内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综合供需两端与外部因素来看:豆油后市将呈现 “底部支撑增强、上行节奏受限” 的震荡偏强走势。一季度供应紧张预期落空,豆油市场正从 “供需宽松” 向 “成本驱动” 切换,短期高库存与弱需求限制上行空间,但美豆成本抬升、棕榈油企稳与季节性消费回暖形成三重支撑,后市震荡偏强格局明确。同时需关注国内库存去化与消费复苏节奏,南美大豆产量超预期、国内餐饮消费持续低迷、印尼生物柴油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都可能导致价格走势偏离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