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稳之中小波动,油脂市场待指引

2025-11-21
摘要:

截至11月18日,全国一级豆油均价8598元/吨;三级菜籽油均价10310元/吨;一级葵花籽油报价12350元/吨

粮油市场报

近一周(11月12日至18日),国内油脂市场延续震荡走势,菜籽油、豆油表现强于棕榈油,其他油脂品种价格稳定。

截至11月18日,全国一级豆油均价8598元/吨,周环比上涨49元/吨;24度棕榈油均价8725元/吨,下跌90元/吨;三级菜籽油均价10310元/吨,上涨100元/吨;一级葵花籽油报价12350元/吨,散装一级普通花生油15000元/吨,均持平;一级玉米原油均价7950元/吨,上涨50元/吨。

豆油:成本推动 震荡走高

近一周,国内豆油成本有所提升。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预计,美豆新作库存为2.9亿蒲式耳,处于正常水平,夯实了美豆无库存压力的预期。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结束,美国农业部恢复发布出口销售报告,集中公布的大单销售公告显示,11月3日美国向中国销售13.2万吨大豆,美盘市场对中国采购预期不断升温。

与此同时,因产能扩张和油厂季节性检修结束,美豆压榨数据向好。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月报显示,美豆10月压榨量为2.27647亿蒲式耳,环比增长15.1%,同比增长13.9%,创历史新高。压榨和出口需求双双向好,支撑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一年半高点。

受此影响,我国大豆进口成本较一周前增加50~90元/吨。国内压榨量回升,反映在豆粕成交放量后油厂开工意愿提高。远期大豆采购也在推进,明年1月船期采购意愿差,远月巴西新作推进较好。豆油库存高位回落,但因仍处于历年同期高位,库存宽松局面不变,预计豆油现货基差延续窄幅调整态势。

棕榈油:题材偏空 弱势延续

近期,棕榈油产地题材偏空。船运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下滑10%~15.5%。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月环比增加1.82%,出油率增加0.43%,产量增长4.09%。

理论上,11月棕榈油应开启季节性减产,但高频数据显示,产地产量仍在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内外盘面价格对产量题材反应钝化,或反映供应压力已经消化结束。棕榈油后市或需等待新的题材指引,不宜继续看空棕榈油价格。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国内棕榈油商业库存65.32万吨,环比增加9.36%,同比增加22.99%。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年同期中等水平,供应充足,预计棕榈油基差延续窄幅调整态势。

菜油:买船或增近强远弱

近期,国内菜油基本面变化不大。油菜籽进口到港处于真空期,沿海主要油菜籽压榨油厂停机,进口菜油和国内菜油库存是菜油供应的主要来源。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菜籽油进口量14万吨,环比减少12.5%,同比减少12.5%。

到港减少推动菜籽油库存降至正常水平。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国内主要地区菜籽油库存为42.13万吨,环比减少6.4%,同比增加8.3%。预计11月菜籽油到港16万吨,12月到港15万吨,明年1月到港14万吨。且11月后随着菜油进口利润改善,贸易商买船积极性提高,加上澳大利亚油菜籽即将到港,远期菜籽油供应增加预期较强,菜籽油市场近强远弱格局强化。

葵油:俄涨关税供需僵持

近期,国内葵油价格以稳为主,市场成交低迷。俄罗斯上调12月葵花籽油出口关税至8643卢布/吨,比11月上调1829卢布/吨。反映出国际葵花籽上市压力消化进入尾声,对国际葵花籽油价格构成支撑。

国外工厂报价坚挺,进口窗口难以打开,导致国内葵油库存持续紧张,贸易商维持挺价惜售策略。由于葵花籽油缺乏性价比,下游以刚需补库为主,基本面陷入僵局,后期关注供应及周边市场。

其他油脂:支撑较强报价坚挺

花生油:原料花生价格稳中走高,农户和贸易商惜售,但下游接受能力差,供需博弈陷入僵局。花生油因价格偏高、需求低迷,油厂订单较少。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国内花生油样本企业库存为4.7万吨,较上周增加2.9%,但低于去年和前年水平。油厂压榨开工差,奠定花生油库存累库慢的局面,花生油价格平稳局面或将持续。

玉米油:近期国内玉米油市场报价整体持稳。由于玉米胚芽价格持续坚挺,油厂榨利较差,开机率持续维持低位,玉米毛油库存非常低。油厂停机意愿较强,供应仅能满足刚需采购。“供需双弱+成本强支撑”共同造就玉米油价格坚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