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清:粮食领域没有国进民退

2010-03-16
摘要:

《农经》2010年3月刊记者降蕴彰马健 “国内粮食领域不存在国进民退,也不存在国退民进!”1月28日,国内粮食领域内颇具权威的白美清对《农经》记者说,“粮食加工不是副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 [详细]

《农经》2010年3月刊  记者 降蕴彰 马健


  “国内粮食领域不存在国进民退,也不存在国退民进!” 1月28日,国内粮食领域内颇具权威的白美清对《农经》记者说,“粮食加工不是副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主张中储粮、中粮发展加工业!主张中储粮、中粮打造全产业链!”


  白美清是就近年来,国内粮食领域内外人士对中粮、中储粮混业经营的一些争议,质疑所谓粮食领域也出现“国进民退”的说法发表上述观点的。作为国内粮食领域的“老粮食”、“粮食通”,此前,白美清还从未就上述问题对媒体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


  跨界经营争议乍起


  近年来,随着一些国营大企业并购或是参股民营企业--山西整合民营资本,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央企高调入市拍下多块“地王”等,招致国内出现一片“国进民退”的质疑声音。在粮食领域,世界500强的中粮集团频繁出手,在大米业务领域,大面积推广合同订单模式,直接将产业链延伸到最源头的种植环节;在面粉领域,通过收购五谷道场,将业务延伸到方便食品领域;而在粮油领域,随着投资40亿元在天津兴建综合性粮油基地,将影响力甚至延伸至港口、种植等环节。即使在中粮之前甚少涉猎的猪肉、果汁、乳业等业务领域,中粮也入股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和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推出了自有的果汁品牌,入股了蒙牛。去年9月,中粮还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参与粮食托市收购”的申请报告。中粮对于“参与托市”的目的,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岳国君表达的很明显--“一是加工补贴,二是与国储托市同等待遇或两者兼顾。”由此可见,中粮打造全产业链的步伐极为迅猛,在肉类、粮油、大米、茶叶、面粉等领域广泛布局,都已经取得行业优势地位。


  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政策性收储企业,中储粮近两年大举进军粮食加工业,更是让全国粮食行业内外惊诧不已。在托市行使国储职能的同时,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提出“粮食流通新特点要求中储粮必须加快产业链整合。”


  2008年,包克辛在《求是》杂志撰文透露:中储粮“整合的方向就是按照粮食流通规律,围绕产业链条,健全流通网络体系,推进规模化经营”。


  “目前,粮食流通的组织形式正在朝这个方向变化,企业主体正在不断整合,尤其是粮食加工业整合步伐加快,并逐渐取代传统批发市场成为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中介。” 2010年1月15日,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在中储粮三河米业产品发布会上高调宣布,将正式介入米业市场。


  “因为低调,中储粮的粮食储备业务之外的粮食加工辅业一直很少有人知道。这次包克辛如此高调,说明中储粮接下来的行动还远不止此。”一位东北油脂加工企业的老总如是说。


  根据中储粮公开的信息,目前,中储粮每年可加工大米150万吨以上、面粉近100万吨、植物油120万吨。


  “国家政策对两大国有粮食企业都有清晰的定位,中粮是营利性企业,中储粮是政策性企业。如果中粮参与政策性的托市收购,中储粮拓展到粮食加工,国家政策将会乱套。”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很是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也公开表示:“中储粮不宜把粮食的政策性业务与周转性业务混在同一个部门运作,不能既拿政策的钱,又赚市场的钱。”


  粮食领域“国进民退”不存在?


  78岁的白美清在国内粮食领域可谓是德高望重。从1990年9月1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确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开始,他就被中央高层委以重任,作为筹委会的副组长,直接着手抓国家粮食储备工作。1991年国家粮食储备局正式挂牌成立,受中央的委派,他从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调至国家商业部担任副部长并兼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退休后,受聘同时担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会长。2009年,他还被国务院特邀作为特约顾问之一,参与指导制定《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对于国内一些专家和农业民营企业对中粮、中储粮跨界经营的质疑,他认为有些偏颇。在白美清看来,现在国有大型企业与私营企业应该是竞争与合作关系。现阶段,民营企业小而灵活的特长需要发挥好,而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加工领域,就要靠中粮、中储粮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才能担负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只有这些国有大企业才能扛起来。


  他指出,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众所周知,我国油脂加工企业已经基本被外资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垄断,虽然目前外资在稻米加工业的比重还小,但也有一些新动向值得警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粮、中储粮的产业链延伸就显得尤为必要。


  白美清告诉《农经》记者,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供应上,以三大主粮之首的稻米为例,在中央强有力的惠农政策支撑下,近6年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稻谷的产量仍然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占有量也在下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稻谷的贸易量只占粮食贸易量的15%左右,与粗粮相比回旋余地小,依靠进口不现实。“在粮食危机时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中储粮的稻米储备量至少够全国人民吃上3个月,在粮价上涨时抛储以平抑价格,在粮食丰产时以保护价收购粮食以防‘谷贱伤农’,这三点只有中储粮能够做得到。”白美清说。


  来自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的信息显示,即使在世界粮油市场波诡云谲的2008年,中储粮仍高效执行国家粮食调控任务。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情况下,仍然高效完成了各类政策性粮油收购及有关任务,涉及全国29个省、市、区,政策性收购使农民直接增收近150亿元,保障了粮食市场供应。


  此外,从生产到流通、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购、销、运、存、加”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能加以割裂,不断出现断层。从抢险救灾、平息抢粮风波、保证粮食供应的多次实践来看,都需要有粮食加工业的支撑和配合。


  而应对跨国粮商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冲击已成当务之急。2009年年初海关总署统计司发出的预警让人忧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ABCD四大跨国粮商利用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已控制了中国近60%的油脂企业。此外,国际粮商在掌握国内大部分植物油压榨能力和销售终端渠道后,又开始大规模掌握国内粮源,继而通过全价值链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把掌握粮源的优势延伸到加工和销售领域,增加对整个市场的掌控度。


  在《农经》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有专家指出,看待中粮、中储粮“国进民退”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各利益主体的市场竞争上,必须放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国际大形势下来看。诚然,中粮、中储粮的产业链延伸一方面有打乱政策性业务主体和商业性业务主体单一身份的嫌疑,但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提高本国粮企综合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据介绍,中储粮(三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储粮总公司根据国家粮食物流规划,遵循“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宗旨,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投资建设的大型现代化大米物流加工(包括深加工)企业,并且得到了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因此,与其说中粮、中储粮的业务拓展是“国进民退”,不如说是对现有市场的整合、发展和对国家粮食安全层面上的战略考虑。这种“国进民退”现象的背后,是国家对粮食领域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强。


  在中粮掌门人宁高宁眼中, 未来国有企业的整合还将加速,“重点并不在于所有制色彩,而在于是否是民族企业”。


  白美清告诉《农经》记者,他所设想的国内粮食企业体系是以全国性的中央大型企业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性的集团企业为支柱,以小而精有特点的民营企业为支柱,形成分布合理的企业群。他强调,现实的要求是,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学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