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做出PM2.5?食用油烟点关系大!

2015-01-19
摘要:

来源:微信公众号oilcn油讯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引发了社会议论,有人说,中国做饭炒菜对PM2 5贡献也不小。炒菜产生的油烟的确会导致室 [详细]

      来源:微信公众号“oilcn油讯”

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引发了社会议论,有人说,中国做饭炒菜对PM2.5贡献也不小。

炒菜产生的油烟的确会导致室内PM2.5提升,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油烟?

 

食用油烟点

 

油的烟点就是冒烟的温度。

 

标准的说法是:油脂试样在国标规定的条件下加热,出现稀薄连续蓝烟时的温度。

 

大家都知道油冒烟后会产生有害物质,一般来说,所以烟点越高越好(即越不容易冒烟)。

 

精炼油的烟点高于初榨油。但从营养成分来说,初榨油高于精炼油。初榨油适合低温烹调。

 

相对中国家庭常用烹饪方式来说,可总结为:

 

  • 发烟点高的(不容易冒烟)--适合油炸。

  • 发烟点中等-- 适合热炒。

  • 发烟点低的--适合凉拌。

 

 

烟点汇总表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丽研究员《健康之路》

Wolke, Robert L. (May 16, 2007).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a Fryer".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March 5, 2011.

 

小贴士

不少中国家庭炒菜时都有等油冒烟再下锅的习惯:先把食用油烧热,看到冒烟之后放入葱、姜、蒜等调料爆香,再食材下锅。

 

这是不对的!

 

以前食用油精炼工艺还没普及,人们用的基本都是烟点较低的“粗油”,而炒菜的温度在200℃左右,不等冒烟油温必然不够。

 

现在家家户户用的多是精炼油,烟点高了,再等冒烟就“过火儿”了,这既有损口感又伤害健康,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食用油升温到170度左右,观察微微泛出油花,就可下锅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