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价格飙升:供需矛盾推动厨房必需品成奢侈品

2025-08-21
摘要:

除传统食用油外,椰子油因富含月桂酸,广泛应用于洗发水、护肤品等日化产品;椰子奶、椰浆、椰粉在欧美、中东与中国市场走俏。

8月20日消息:近年来,椰子油这一长期以来在亚洲广泛使用的食用油,正在从平民厨房必需品逐渐演变为高价奢侈品。

受干旱、虫害和台风等气候因素冲击,加之多年投资不足与种植园老化,亚洲主要产区的椰子产量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全球对椰子相关产品的需求却急剧增长,尤其是因健康热潮带动的椰子水消费,大量椰子被提前采收,进一步压缩了成熟椰子的供应。

在印度,椰子油价格两年内几乎翻了三倍,达到每吨42.3万卢比(约4840美元)的历史高点;国际市场价格也攀升至每吨2990美元的纪录。国际椰子社区(ICC)预计,2025年下半年全球价格将保持在2500至2700美元区间,远高于2023年的约1000美元,业内人士更认为两年内价格跌破1800美元的可能性极低。价格高企迫使部分消费者转向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替代品,但在需要其独特风味的菜肴中仍难以替代。

供应不足的背后是结构性问题。全球椰子油年产量约367万吨,过去三十年几无增长。气候异常频繁使得主要产区几乎总有国家受灾:印尼、马来西亚常遇干旱,菲律宾则频受台风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在2023年导致高温少雨,其负面效应在2024年收获期集中体现。加之疫情期间农户因需求低迷和价格下跌而忽视管理,种植园老化和良种短缺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需求端却在持续扩张。除传统食用油外,椰子油因富含月桂酸,广泛应用于洗发水、护肤品等日化产品;椰子奶、椰浆、椰粉在欧美、中东与中国市场走俏。社交媒体推动下,富含电解质的椰子水更是成为全球健康饮品,刺激农户采摘青椰,挤压油料供应。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椰子油加工企业被迫频繁提价以维持供货。

在价格上涨背景下,椰子油与棕榈仁油的价差已达每吨1000美元,远高于以往的100至200美元。若消费者大规模转向棕榈仁油或其他植物油,可能引发替代品价格联动上涨。印尼部分农户甚至倾向直接出口整椰而非榨油,导致今年1至6月椰子油出口量下降15%,而干椰丝、椰壳等产品出口激增58%。

多国业界呼吁调整政策以稳定国内供应。印尼行业协会建议暂停椰子出口6至12个月,印度榨油协会则要求政府放宽椰子油与椰干进口。然而,印度对进口征收逾100%的关税,并通过国有贸易企业审批配额,使进口渠道受限。尽管价格刺激下农户扩种意愿增强,苗木需求大增,但新种椰子需4至5年才能结果,因此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综上,椰子油市场正经历一场由气候、投资不足与消费结构转变共同推动的深刻变局。在未来数年内,椰子油或将长期维持高价,重新定义这个曾经是“廉价植物油”的市场地位,并对全球植物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