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报
进入9月份以来,豆棕油价格在曲折中下行,菜油则逆势上涨。三者“分道扬镳”的走势折射出了油脂品种间不同的供需格局。
自8月中旬我国对加拿大菜籽实施初步反倾销措施后,进口商需按75.8%的比率向海关提供保证金。9月初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将对加菜籽反倾销调查期限延长至明年3月9日。至此,进口菜籽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国内对加拿大新季菜籽的采购慎之又慎。
机构调研显示,10月份国内进口菜籽油厂将大量断籽停机,而近一个月菜油库存持续下降。截至9月19日,国内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油库存为7.55万吨。在停机背景下,国内菜油现货市场供应将越来越紧。基于此,菜油在油脂板块中表现较为坚挺。
本周,国内菜油现货市场价格有所走强。截至9月25日,南通三级菜油10330元/吨,东莞10540元/吨,防城港10360元/吨,厦门1039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200元/吨;江苏三级豆油8370元/吨,福建8300元/吨,天津8320元/吨,下跌70~90元/吨;江苏24度棕榈油报价9220元/吨,广州9140元/吨,山东9280元/吨,天津9360元/吨,下跌40~130元/吨。
相对于现货偏紧的菜油,豆油库存可谓“直冲云霄”。机构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123.59万吨,同比增加9.35%,创历史同期高位。美国大豆新作因关税问题难以进入国内市场,油厂大量采购南美大豆,9月大豆进口量预计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在高开机率下,季节性豆油去库拐点迟迟未至,而“双节”之后,油脂消费也将进入淡季,豆油供应压力对价格将持续施压。
中美近期的互动令豆系商品价格走弱。阿根廷在9月22日宣布临时取消大豆和谷物以及制成品的出口关税,该措施持续至10月31日或出口总额达到70亿美元为止,大豆出口税从26%降至零,豆油和豆粕出口税从24.5%降至零。关税取消后,全球开启抢购模式,两三天内便完成了70亿美元额度。阿根廷免税政策虽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毕竟透支了未来的一部分需求,对国际大豆市场带来的利空影响不会很快消退。
更具性价比的阿根廷豆油或对棕榈油需求产生冲击。独立检验公司ASA数据显示,9月前25日毛棕榈油产品出口环比增加11.3%,不过后期出口数据或转差。印尼棕榈油协会近期公布7月底棕榈油库存环比增长1.5%,而马来西亚也持续累库,棕榈油整体供需格局偏于宽松,但印尼B45计划以及欧盟推迟实施反毁林法规,对印尼棕榈油的需求均构成利好。因此,棕榈油的下跌行情并不顺畅。
整体来看,油脂走势分化预计还将持续,菜油因为现货紧张仍有一定的上行动力,豆棕供过于求的格局短期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