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与强预期驱动,豆油上行通道能否打开?

2025-11-19
摘要:

由于“高成本”和“强预期”双轮驱动,豆油上行通道或初具雏形,短期维持偏强震荡逻辑

我的农产品网

近期,国内豆油市场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暗流涌动。一方面,在进口大豆成本抬升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地板”,另一方面,市场强预期情绪持续发酵,又构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在当前多空因素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豆油市场上行通道能否打开?

一、成本端:坚实的“地板”,进口成本价格高企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释放积极信号,我国宣布从11月10日起取消对美国农产品征收的部分关税,美豆进口关税从23%降至13%,这一政策变化显著提升了市场对于美豆的出口预期,市场乐观情绪持续发酵,推动CBOT大豆期货偏强运行,从而抬升原料端进口大豆成本。根据Mysteel农产品最新跟踪数据,巴西1月船期大豆到岸完税价高达3856元/吨,美湾大豆更是达到4500元/吨。如此高昂的进口成本,与当前大连豆粕和豆油盘面价格严重倒挂。当前盘面压榨利润为-139至-783元/吨的深度亏损状态。由于油厂压榨利润持续倒挂,企业挺价意愿较强,近期市场焦点锚定国内大豆进口成本抬升及榨利修复的问题,因此豆油市场抗跌性较强,底部韧性足。

二、预期端:美好的“蓝图”,需求复苏与政策憧憬

1、餐饮消费复苏预期

需求方面,按豆油消费结构分析,餐饮行业消费占据了豆油的“半壁江山”。随着年底节假日将接踵而至,餐饮行业消费或将有所复苏,且按往年惯例,四季度油脂消费旺季的季节性特征较明显,市场预期偏强。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10月全国商品零售额41092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餐饮收入5199亿元,同比增长3.8%,去年同期增速3.2%。10月份餐饮收入出现拐点,增速高于去年同期,打破了前4个月同比增速下滑的局面,四季度餐饮行业消费前景较乐观,或将拉动豆油市场消费需求。

2、库存压力有望缓解

库存方面,近期豆油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市场从累库转向去库模式,近3周呈现收窄趋势。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4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114.85万吨,环比上周减少0.87万吨,降幅0.75%。同比增加7.04万吨,涨幅6.53%。近期油厂库存下移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端产量收缩,由于前期豆粕胀库以及机器设备检修,油厂开机率下调带来的压榨量减少;二是需求端出现温和回暖迹象,前期豆油弱势震荡时,下游企业逢低补库,豆油提货量有所增加,以及豆油出口需求支撑。随着豆油库存出现走缩,供应压力或有望缓解。

3、生物柴油政策预期

生物柴油政策对植物油板块影响深远,印尼生物柴油政策多变,虽然近期消息面暂无驱动力,但仍需关注B50计划落地进展。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方面,EPA重申2026年RVO总目标,美国环保署提议为2026年生物质柴油发放71.2亿个RIN码,相当于约56.1亿加仑。最终规则预计将于2025-26年冬季出台,届时美国环保署将审查公众意见和炼油厂豁免问题。虽然数据与之前相比并无调整,但此举提振市场信心,情绪上利多植物油市场。

三、博弈端:上行通道面临的阻力

弱现实抑制:当前,市场交易逻辑停留在进口成本以及强预期,但当前豆油市场供应端表现宽松,需求端虽边际有改善,但稳健复苏信号仍需市场进一步验证,豆油基本面弱现实问题仍抑制豆油上行空间。

竞品油脂羁绊:竞品棕榈油价格走势对豆油影响较大,近期棕榈油行情维持震荡运行,但因产地近月出口疲软,产量增长,今年库存维持高位,压制01合约期价。且近期豆棕价差倒挂趋势进一步修复,截至11月18日,国内一级豆油市场现货均价8570元/吨,国内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8725元/吨,豆棕现货价差-155元/吨。随着豆棕价差逐步收窄,豆油性价比优势逐步减弱。

外围市场承压:当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整体承压,正处于一个由短期地缘政治风险和长期需求担忧共同作用的波动阶段。目前市场处于“拉锯战”状态。一方面,对俄制裁和美国降息预期为油价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供应充足和经济担忧又压制价格上涨。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变化对豆油市场有间接影响,不可忽视。

结论:综合分析,由于“高成本”和“强预期”双轮驱动,豆油上行通道或初具雏形,短期维持偏强震荡逻辑,但是否能稳定呈现上升趋势,仍需强现实推动,后续仍需关注豆油市场下游补库节奏、终端消费需求变化、原料端进口大豆实际到港进度以及宏观政策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