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记者 刘畅
近日,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粮油控股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先前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的宁高宁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先前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的于旭波接任该职。该消息一发出
引发外界“中粮集团告别宁高宁时代”的猜测,甚至有市场传闻称其被“双规”.对此,中粮集团澄清,传闻纯属谣言,宁高宁只是不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仍是中粮集团的董事长。分析人士指出,近两年关于宁高宁的不实传言已经多次,不排除是竞争对手的抹黑行为。
宁高宁自己否认被“双规”
28日,中国粮油控股宣布,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不再兼任中国粮油董事会主席,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继任中国粮油董事会主席,中粮集团副总裁吕军继任中国粮油董事总经理。随后有香港媒体报道,“28日晚间有市场传闻称,宁高宁被”双规“了。”不过,就在当晚宁高宁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做出回应,否认自己被“双规”,称其目前仍担任中粮集团董事会主席。宁高宁表示,自己不再兼任中粮控股的董事长只是因为太忙了。中粮集团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澄清说明,“本次调整,宁高宁先生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出发,从培养团队的角度出发,决定不再担任中国粮油的董事会主席,但是仍作为董事继续在董事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公司的董事会组成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对各位董事的分工和侧重点略有调整,不会对公司治理和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而董事会和管理团队会进一步分清责任,明确目标,更有效地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其实,关于宁高宁“双规”传闻已并非首次,早在2010年就有曾有传闻,后来传闻不攻自破。在今年2月初,某财经栏目更是突然发布消息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停职外出学习”.当晚,中粮集团发布声明称该报道纯属谣言。对于国内央企掌门人如此密集的谣言传闻还比较少见。对此,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由于中粮的”全产业链“战略触犯了其海内外竞争对手的利益,竞争对手完全可能采取端不上台面的手法狙击中粮。没来由爆出”宁高宁被双规“的假新闻,未必不是竞争对手的手段。”不过,不实传闻还是引起资本市场的震动,截至昨天收盘,中国粮油控股收在5.21港元,当天下跌4.58%.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中国食品(00506.HK)、中粮控股(00606.HK)、蒙牛乳业(02319.HK)、中粮包装(00906.HK)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600737.SH)、中粮地产(000031.SZ) 和 中 粮 生 化(000930.SZ)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卸任上市公司中国粮油控股主席后,宁高宁目前仍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粮油非执行董事、中国食品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中粮包装非执行董事。
宁高宁或集中精力于蒙牛
不过,业内还有一种普遍看法,宁高宁离任中国粮油控股董事会主席一职表明他将逐渐淡出中粮集团管理层,以后将把工作重心放在蒙牛乳业。在2009年,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组建新公司 (中粮集团持股70%)入主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此后宁高宁长期担任蒙牛董事会副主席。去年6月11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委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董事会新主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宁高宁在去年6月担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一职,而蒙牛当前着力进行上游资源建设的战略部署,或需宁高宁花费更多的精力加以处理。”
行业整合一直是宁高宁被业界称赞之处,掌舵华润时期曾大刀阔斧整合企业资源,在担任中国粮油控股主席期间,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整合中粮各下属行业,并提出将中粮集团下属地产业务集中整合上市等设想。宁高宁还有一句名言,“要想成为一只老虎,没什么可以讨论的竞争战略,只有整合”.宁高宁也是中国企业界少有的几位被认为具有“大气场”的领导者。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曾在微博上评价道,“柳传志的气场是”举重若轻“,宁高宁的气场是”不在话下“,任志强的气场是”我是锤子万物是钉子“,这都是大气场。”任志强对此回应道:“自愧不如。”近期蒙牛乳业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蒙牛乳业收入和净利均跑输竞争对手伊利,此时也许又到了宁高宁施展“大气场”的
[新闻背景]
宁高宁简历:
1987年进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990年3月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兼董事总经理;
1996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99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
2004年12月28日,宁高宁代替周明臣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
2011年6月11日,接替牛根生职务,成为董事会新主席,掌管蒙牛乳业。
“60后”继任者将接手整合大旗
随着公告的发布,中粮集团总裁、中粮控股董事总经理于旭波正式接任宁高宁出任中粮控股董事会主席。资料显示,于旭波,出生于1966年1月,是地道的“60后”.他1988年加入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从粮油饲料部业务员做起,期间受公司委派赴美国工作学习,回国后的1993年,担任为中粮粮油饲料进出口公司期货部经理。从此,他一路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总裁助理(1998年)、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00年)升任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07年至今)。
宁高宁卸任中粮控股董事会主席后,他关于中粮集团整合的战略更多将要依靠这个“60后”来实现。在中粮集团整合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将集团地产资源整体打包上市。“我的计划是,未来几年内房地产的资产规模将占到中粮的15%-20%.”这是宁高宁2009年时作出的规划。目前中粮集团旗下共有中粮地产和中粮置业两家地产公司。其中,中粮地产已经上市,主攻住宅和工业地产开发,而中粮置业则主攻商业地产,目前没有上市。按照宁高宁的计划,中粮集团在中粮地产、中粮置业两大地产业务平台合并完成后,将会以A+H的方式整体上市。地产板块整体上市主要是为了把中粮置业等地产业务整合进上市公司,避免再出现下面两三个地产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
近几年,中粮置业主攻的商业地产发展迅猛,自2007年推出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后,正通过复制加速在全国版图上的扩张。按照宁高宁的设想,中粮计划未来5-10年内在全国建设20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预计总资产达到700亿规模,占中粮集团总资产的30%.至今为止,中粮已在北京、上海、沈阳、天津四地建有6家大悦城。据了解,整合商业房地产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但由于涉及政策问题,该计划仍有待相关部门批准。此前,宁高宁对该部分业务期许很高,商业地产目前的年收益率为7%-8%,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年,中粮商业地产的租金收入可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而日后,整合商业地产的重任或者需要身为“60后”的于旭波来完成了。
[新闻背景]
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952年在北京成立,几乎可以说在每个家庭中都可以找到中粮的影子。 199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地产、酒店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食用油脂、饮料、酒类、啤酒麦芽、面粉、巧克力、金属包装等业务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中粮产品“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头享誉大江南北,中粮投资的凯莱系列酒店也跻身世界酒店集团300强。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