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 石丽红
消息:根据驻塞内加尔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的消息,塞内加尔内阁会1月5日发布公报,宣布政府取消2022年30西法/公斤的花生出口税,此举旨在进一步促进花生出口。
塞内加尔地处西非,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主要的花生进口来源地。
塞内加尔的充足的花生供应来源于其国内经济结构。塞内加尔属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资源相对贫乏,是一个农业国家。塞内加尔全国人口中有60%左右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有小米、玉米、高粱、水稻、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棉花、芝麻以及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卉。在这当中,花生是塞内加尔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约有400万人从事花生种植、收购、压榨和出口,花生制品出口一直是塞内加尔重要的外汇来源。
塞内加尔向中国稳定的供应则来源于两国密切的合作。201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同塞方签署了《关于塞内加尔花生输华植物检疫卫生要求议定书》,就塞内加尔花生输往中国的植物卫生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正式确定了塞内加尔花生的准入资格。此后,塞内加尔花生对华出口连年增长,花生仁出口在过去两年稳定在30万吨以上,同2015年相比翻了近三倍。
虽然花生的出口尤其是中国采购引发的价格上涨使得塞内加尔花生农民受益,但其国内花生压榨及加工产业是受到显著影响的。2015年中国收购商到来前,塞内加尔每公斤带壳花生法定最低价为200西非法郎,时而被非法压价至130西非法郎,但去年每公斤市场价平均能达到300西非法郎,涨价的直接驱动就来源于国内高昂的花生价格。
成本的高昂使得塞内加尔国内油厂面临压力,其花生加工国有企业——国家粮油公司Sonacos2021年收购季,73天内仅成功收购6.5万吨花生,跟预想的25万吨相差甚远。Sonacos在2020年收购季更是一塌糊涂,花生总产量虽逾142万吨,它仅成功收购2.8万吨,尚未达到预期收购目标15万吨的20%。
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保障国内花生供应,塞内加尔特别设立花生出口关税。在2016年10月,塞政府曾出台花生出口关税措施,每公斤带壳花生和花生仁,分别征税15和40西非法郎。但第2017年中国花生市场稍显低迷时,塞内加尔花生又迎来大丰收,为更好消化过剩存量,只得取消新关税。之后随着供需矛盾缓解,出口关税又迎来重新征收。
本次关税的再次取消实际上是2017年局面的重演。2021年,国内油厂过量进口花生,而实际花生油消费并未跟上,油料花生呈现明显供过于求的局面。供需的失衡一方面使得花生盘面价格一路从11000下降至8000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今年国内花生供应充足的背景下,油厂也放缓了国外花生的采购,让花生出口国均承压。
挑战还不仅于此,2019年我国进口塞内加尔花生仁26.4万吨,占全部进口47.8万吨的55%。到了2021年,虽然来自塞内加尔的花生仁进口增长到了32.7万吨,但全部进口已经飙升至98.2万吨,我国进口第一大来源国已经变成了苏丹(40.7万吨)。进口格局的变化隐含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花生中非之间的高价差刺激出了非洲很多国家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增长,塞内加尔不再是一家独大。
因此,摆在2022年开端的是国内采购需求减少与非洲花生供应的增长,继续加收高关税的塞内加尔花生显然在出口竞争中处于劣势,取消今年的出口关税因此不足为奇。
影响方面,30西非法郎的税收取消理论上可以让花生进口成本降低0.3元/千克左右,但实际上影响有限。非洲花生种植成本并不高,塞内加尔政府规定的(带壳)花生最低收购价在过去几年也落在190-250西非法郎的区间。而在国内采购商入场后,收购价格快速被冲高至300西非法郎的上方,让塞内农民享受了丰厚的利润。
塞内加尔本地花生收购价格较其原本市场价格非常高的升水,来源于中国油厂向塞内加尔花生出口商设立的高收购价格后,出口商在接订单后抢夺货源所导致的,因此30西非法郎的关税取消只会让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尤其在今年供需失衡再现的背景下,油厂不断降低收购价格与意愿,关税的取消只会让进口来源构成出现变化,实际价格还需国内供需去确定。